來源:山西經濟日報時間:2025-09-24
9月17日,記者在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泉閥門”)生產車間看到,機器轟鳴,火花四濺,工人們正在使用數控機床精準加工著閥門零件。
在山西華鑫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電氣”)電器總裝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裝配一款礦用隔爆型控制裝置,這款產品完全由企業自主研發,并且擁有8項實用新型專利,目前訂單額度超1億元。
近年來,陽泉高新區聚焦“主導+特色”產業,以政策落實為引導,以加快梯隊培育機制建設、加強科技引領、深化精準服務為抓手,推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迅速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賦能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目前,陽泉市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6家;今年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5家,累計培育達50家。上述企業憑借強大的創新能力,成為推動陽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01
精心培育“聚鏈成群”
陽泉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鳥瞰。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強 攝
日前,記者在陽泉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全自動樹脂砂輪壓制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忙碌地搬運產品,現場一片火熱的生產景象。
長期以來,陽泉高新區將培育中小企業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鼓勵企業聚焦細分領域精耕細作,重點抓梯次培育,促轉型升級,使陽泉高新區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活力。
陽泉高新區實施中小企業“育苗扶壯”培育工程,建立“專精特新”“創新型”“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加強運行監測、動態管理,初步形成從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到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成長體系。目前,200余家企業入庫。
從產業分布看,
陽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陽泉閥門、華鑫電氣等企業成為行業中堅力量;新材料領域,山西啟能新材料公司、多氟多公司等企業提供有力支撐;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領域,晶賽生物、天和盛環境檢測公司等企業不斷補充產業鏈條,共同構建起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
在梯度培育體系方面,
陽泉高新區堅持“全面摸底建臺賬、精準畫像貼標簽、一企一策抓提升”的工作思路,挖掘更多優質企業進庫入統,幫助企業逐級躍升,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壯大優質中小企業后備力量。
“培育中小企業就如同培育小樹苗一般,要從選種、育苗到培優全周期精心呵護。”陽泉高新區產業經濟部副部長任金波說。
02
政策幫扶“精準滴灌”
“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各項資料標準要求非常高,申報流程較復雜?!标柸咝聟^產業經濟部員工王嘉說。近日,王嘉多次深入多氟多陽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詳細解讀申報文件與政策,精準剖析企業自身優勢與努力方向,從材料預審、申報咨詢到專項輔導全流程跟進。
在各方不懈努力下,企業順利跨過申報門檻。該公司負責人徐州介紹:“有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省了不少事,申報成功后專項資金及時到位,我們的研發底氣更足了?!?/p>
近年來,陽泉高新區聚焦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和幫扶服務“精準滴灌”,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注入強勁動能,形成了政策閉環落地、服務全程跟進的良好生態。
多氟多陽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今年沖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此同時,邦奧偉業半導體照明等3家企業、華鑫電氣等3家企業成功通過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
針對這些重點企業,陽泉高新區以專班機制推進,全方位開展政策宣講解讀,加強上下級政策銜接,提升企業政策知曉率和申報積極性。為提高企業申報通過率,該區組織召開“省級專精特新申報培訓會”“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培訓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培訓會”等專場培訓會,為企業開展專業輔導。
此外,陽泉高新區加強分類指導,組織第三方機構走訪目標企業開展精準服務,為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量身定制成長方案。組織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專利補貼及小升規獎勵,上半年累計為企業爭取政策獎勵資金302萬元。
今年,陽泉高新區實行區領導、部門負責人聯系幫扶重點企業制度,暢通政企常態化溝通渠道,形成“問題收集、分析交辦、跟蹤銷號”閉環機制,著力破解企業融資、用工、市場等方面的發展難題,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上半年,協調解決企業反映問題20個,化解率90%。
03
科技創新“強筋壯骨”
今年4月,陽泉閥門憑借“專利+商標”的組合效應,在全省“我喜愛的山西商標品牌”大賽中摘得“金獎”,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太原代辦處陽泉工作站以專利轉化為抓手,為這家老牌企業注入創新動能的生動實踐。
一直以來,陽泉高新區將科技創新作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核心引擎,推動一批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形成了“創新—培育—升級”的良性生態循環。
近年來,陽泉高新區重點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培育載體,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2個,加快建設中試基地,形成從創意孵化到中試熟化的全鏈條支撐,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20余所高校院所共建“創新攻堅共同體”,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創新使企業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在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山西啟能新材料副總經理張治說。該企業與太原理工大學建立超硬材料地礦刀具研發基地,以關鍵短板“新材料”為突破口,持續開展技術攻堅,研制的國內首個F16級金剛石硬質合金頭,突破行業壁壘,實現破巖核心材料國產化替代。
華鑫電氣是全省最大的電力設備制造、煤機裝備制造企業,是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多年來,該公司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建成全國首個礦用隔爆永磁直驅系統數字化工廠,融合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生產效率提升60%。
圍繞打造更加完善的全要素創新生態,陽泉高新區打出“組合拳”:出臺人才及團隊引進培育扶持辦法,人才補貼最高可達96萬元;建立“人才飛地”,與北京、上海等地科研機構合作,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80余名、團隊10余個,推進實施研發項目20余個;統籌各職能部門資源,在增資擴產、融資信貸、用能環保等領域給予重點傾斜,支持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融資產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專注主業。
從“小不點”到“小巨人”,從單點突破到全鏈協同,陽泉高新區以“專精特新”為引擎,加快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更多中小企業成長為產業鏈上的關鍵力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