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日報時間:2025-09-24
翼城縣農民豐收節排練現場。
神角村西紅柿喜獲豐收。
游客坐小火車穿越斜口村菊花園。
昌盛村陳鵬在收割谷子。
鑫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采收茴子白。
編者按
金風沃野泛金黃,碩果盈枝笑語長。當沉甸甸的稻穗壓彎枝頭,當飽滿的果實綴滿藤蔓,三晉大地再次奏響了豐收的旋律。在這片承載千年農耕文明的土地上,豐收不僅是汗水的回報,更是山西農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今年以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扛牢穩糧保供和鞏固銜接政治責任,深入實施“特”“優”戰略,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上半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479.1億元,同比增長3.8%。田間地頭,智能農機穿梭作業,讓耕種管收更高效精準;山野鄉間,特色產業扎根生長,差異化發展激活鄉村經濟內生動力;改革一線,村企合作、土地托管等模式落地見效,增厚了村集體經濟的“家底”;農家院落,新糧歸倉笑語不絕,豐收的喜悅與生活的幸福滿溢心間。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畫卷,在三晉大地上徐徐鋪展。
豐收之際,本報記者選取我省5個各具特色的村莊,用筆尖記錄農民臉上的幸福笑容,用文字傳遞田野間的豐收喜悅,感受鄉村振興的強勁脈動。
翼城縣云唐村
鑼鼓聲里話豐年
“咚!咚!咚!”9月19日,翼城縣豐收節慶?;顒优啪毈F場,鼓點時而如驚雷滾地,時而似流水潺潺。云唐村邦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8名鼓手與全縣其他鄉鎮鼓手一起忘情地練習著。鼓槌起落間,紅綢翻飛如焰,將豐收的喜悅敲得滿場激蕩。鼓點間隙,鼓手們額角的汗珠折射著金光,臉上的笑容比陽光更燦爛——這是屬于豐收的序曲,每一聲鼓響都藏著鄉村振興的故事。
“大家歇會兒!喝口水再練!”隨著一聲吆喝,鼓手們紛紛放下鼓槌。邦正公司農業種植部的宋文斌立刻展示起手機里的照片:“你們瞧這玉米穗子,粒兒瓷實得很!這幾天復播的3000畝全熟了,收割機也早檢修好了,就等天晴下地?!边@話引得身旁云唐村的女鼓手秦晶晶連連點頭,她指著遠處的農田笑著說:“咱們廠里的李紅麗把自家11畝地全托管給公司,每畝一年能拿1000元。她自己又在面粉車間做電商打包,分紅、掙錢、顧家那是三不耽誤?。 ?/p>
正說著,邦正公司負責人張正濤走過來,手里攥著剛打印的土地托管清單:“現在公司流轉的3000畝地里,云唐村就占了2200畝。農田整合托管后各級各部門對農業項目集中扶持,優質小麥加工成面粉,秸稈變飼料,玉米用于養牛,連牛肉都能加工成丸子,產業鏈一圈轉下來,村集體、企業、農戶都能分到紅利。2022年—2024年村集體就累計分紅71萬元?!?/p>
近年來,云唐村積極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借助農業托管、“共享牛場”等,走出了鄉村振興新路子,讓云唐村的每寸土地都結滿希望,讓農民錢袋子“鼓”了起來,也讓精神生活“富”了起來。
“之前村里很多人想養牛,但怕有風險,現在通過‘共享牛場’,每戶認養一頭,出欄就能分2000元,200多戶都跟著增收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話里話外都是甜——日間照料中心暖了老人心,幼兒園年年有新物資,70歲以上老人春節還能吃上“牛頭宴”,村集體年年分紅的事兒,更是被反復提起。
“集合啦!接著練!”鼓手們重新揚起鼓槌,鼓聲比之前更響亮、更激昂。這鼓點里,有玉米滿倉的踏實,有村民增收的喜悅,更有云唐村借著村企合作東風,在鄉村振興路上大步向前的底氣。
沁縣昌盛村
沃野流金谷飄香
秋風拂過田野,金黃的谷子翻起層層波浪,從田埂這頭涌向那頭,“簌簌”聲里滿是豐收的希望。9月13日,沁縣郭村鎮昌盛村黨支部書記陳鵬和村民一起收割村里標準化種植基地的18畝冬播谷子。
“冬播谷子生長期長,米油豐富,香味濃、品質高。我們村已種了三年。今年長勢很好,每畝增產了二三百斤,畝產預計約500斤。村里準備好好慶祝一下豐收?!标慁i仔細挑選品相好的谷穗,為展示做準備。
昌盛村位于郭村鎮西北,種植谷子有地理優勢: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霧霜期長,且村里羊場產出的羊糞是谷子種植所需的有機肥。
標準化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手持鐮刀,嫻熟地收割谷穗。“今年擴大冬播谷子種植面積的決定沒做錯!”看著不斷收割下來的谷穗,陳鵬感嘆今年又有一份好收成。
好谷子離不開好種子。為保證小米品質和口感,今年陳鵬選擇專家推薦的適宜品種晉谷21號,并施用農家肥,采取人工除草。近年來,他積極推動村集體與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谷子研究所合作,推進新品種引育、提純復壯及有機旱作技術創新。“用上好種子,種出好谷子,是我們的心愿?!彼f。
良種落地,良法增效。冬播谷子作為一項創新種植技術,于立冬后、土壤封凍前播種,比春播谷子提前30多天出苗,通過提前播種,可充分利用冬季和早春的土壤水分,能有效緩解春旱對谷子播種和出苗的影響。“這些谷子墩苗期長、穗分化時間長,具有莖稈抗倒伏、抗病害優勢,成熟后品質較好?!标慁i手中攥著剛收獲的谷穗。
據了解,冬播谷子種植技術是我省有機旱作生產的一項突破性技術,可以有效保障苗全、苗壯,為谷子高產穩產奠定良好基礎。“而且冬播谷子可以早種、早收、早上市?!标慁i說,冬播谷子比春播谷子提早成熟一個多月,上市較早,能賣到20元/斤。村民陳再栓說,他之前試種過15畝春播谷子,市場價為10元/斤,價格遠不及冬播谷子。
種出好糧,也要賣出好價。昌盛村村“兩委”積極構建以“建設—延伸—發展”為主線的有機小米深加工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申請建設高標準有機小米加工包裝一體化基地,提升小米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接下來我們將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繼續擴大冬播谷子種植面積,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闭勂鹣乱徊降挠媱潱慁i信心滿滿。
鄉寧縣神角村
產業結出幸福果
金秋到,鄉寧縣臺頭鎮神角村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9月21日,一進村記者就看到用辣椒和玉米擺放的“豐收啦”幾個大字格外醒目、特別喜慶。
青山環抱中,10座全鋼結構溫室大棚熠熠生輝,50余畝有機露地蔬菜碩果累累,150余畝連翹迎風搖曳,200多畝小雜糧豐收在望?!敖衲晔卟碎L勢特別好!村里電商平臺把神角新鮮蔬菜送進縣城,銷路更寬了!”在大棚忙碌的村民喬秀萍說。大棚里,紫瑩瑩的茄子、青翠欲滴的辣椒、紅彤彤的西紅柿、嫩綠的黃瓜掛滿枝頭,村民們忙著采摘裝箱。園區負責人吳春才介紹,今年蔬菜銷量已達30噸,經營性收入達55萬元。
幾年前,神角村的經濟主要依靠煤礦占地款和傳統農業支撐,產業結構單一。為打破困局,村委會帶領村民建產業園,逐步發展起10座全鋼結構溫室大棚、50余畝有機露地蔬菜和200余畝小雜糧種植基地,配套建設蓄水池、晾曬場和灌溉系統,徹底告別“靠天吃飯”。技術員陳忠娃自豪地說:“園區自投入運營以來,堅持高標準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蔬菜口感好,更受市場歡迎?!?/p>
在海拔1400多米的神角村山林間,連翹種植基地蔚為壯觀?!斑@里氣候土壤適宜,連翹長勢良好,預計明年進入掛果期,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以上?!贝妩h支部書記龐金鎖說。荒山變“金山”,進一步豐富了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的來源,豐富了村民的務工渠道。
產業興旺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村民腰包鼓了、日子好了。去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帶動5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人均增收9000余元。
“村里不僅代繳醫保和養老保險,65歲以上老人吃免費餐,孩子考上大學還有獎勵,日子越來越有奔頭!”村日間照料中心村民馬恒亮滿心歡喜。
為了更廣泛地凝聚村民共識,神角村通過小程序推行村民積分制度,鼓勵大家參與環境治理、做好事、安全隱患排查、村民矛盾調解等事務來累積積分,兌換實物獎勵,有效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顯著增強了村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
神角村的變化不止于此,其申報的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現已獲批,將著力打造“農業種植+蔬菜加工+觀光研學”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村委會副主任張艷麗說:“將持續拉長產業鏈,讓神角村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富起來?!?/p>
芮城縣斜口村
菊海漫野富鄉親
9月21日,站在芮城縣學張鄉斜口村的田埂上眺望,2000畝菊花田浩蕩如海,田園風光美不勝收。這幾天,斜口村的鄉親們正在忙著慶祝豐收的一系列活動。
“我們的‘豐收大聯歡’通過農民合唱團、廣場舞大賽、‘村晚’互動秀等形式,鼓勵村民和游客共同參與,真正實現‘自己的晚會自己演、自己的文化自己傳承’?!贝迕穸嗣犯吲d地說。
同時,這里也是2025芮城菊花文化旅游月的核心展示區。
“9月20號左右,菊花陸陸續續就開放了。大田里的國慶菊總共分5種顏色,到時候會形成色彩斑斕的花海,非常漂亮。風起時,花浪翻涌成海,馥郁的清香漫過田野,裹著陽光的味道,叫人陶醉?!睂W張鄉人大主席姚妮介紹。
今年核心區除了展示以往的國慶菊外,還增加了幾個觀賞菊的品種,包括多頭菊、地被菊、塔菊、頭菊等。這是第一次對精品菊花進行展示,穿插在大田中,更好地服務游客。
這2000畝菊花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斜口村菊花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劉冬輝是村里第一批種菊人:“最初我只種了七八十畝,以杭白菊、大藥菊和小藥菊為主。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我又引進了不少新品種,有金絲皇菊、貢菊、婺源皇菊等12個品種?!?/p>
種植技術持續提升也為菊花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在發展初期,農戶多是“摸著石頭過河”,遇到技術難題便向芮城縣果業發展中心請教,隨著種植經驗的不斷豐富,加之與各地菊花種植大戶的不斷交流,種植戶的管理技術均有了明顯提升。近年來,斜口村又積極與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合作,引進脫毒育苗等先進技術,如今脫毒育苗試驗田就在菊花核心區的對面。
學張鄉黨委書記魏國艷介紹說:“菊花是我們鄉的主導產業,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集菊花育苗、栽植、烘干、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種植菊花農戶占到90%以上,畝均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好年景能達到畝均收入1萬元以上?!?/p>
通過連續舉辦豐收節和菊花文化旅游月活動,斜口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攀升,當地農民通過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了三產收入,“小菊花”已成為當地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花”。
陵川縣北街村
菜香濃郁滿田間
豐收季節來臨,太行山南麓廣袤田野,疊翠流金。
9月20日,陵川縣平城鎮北街村,陵川縣鑫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茴子白地里,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茴子白擠擠挨挨,看著就喜人。社員們正在采收茴子白,搬運、裝車,空氣中氤氳著濃郁清甜的菜香,田野上一片歡快忙碌的豐收景象。
“今年天旱,但我們的茴子白還是大豐收,畝產5000多斤,總產量預計能有1000噸!”正在和社員一起采收茴子白的合作社負責人景志飛高興地說。
鑫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茴子白采收工作從7月20日開始,330畝茴子白目前已采收完成一半,預計10月底前全部收完。采收下來的茴子白已陸續銷往河南、安徽等地的蔬菜市場。
陵川縣氣候涼爽,紫外線豐富。依托良好的氣候條件,該縣大力發展露地蔬菜種植,建設露地蔬菜基地,助力生產條件不斷優化升級,讓特色優質露地蔬菜種植成為全縣廣大種植戶增收致富的新選擇。
在晉城市蔬菜智能提升工程特色優質露地蔬菜示范基地項目實施過程中,鑫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陵川縣平城鎮北街村、東街村、南街村、魏莊村和潞城鎮鄭家嶺村流轉土地,建設360畝露地蔬菜基地,大力發展露地蔬菜項目,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引導農戶多品種種植、科學多茬輪作,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合作社還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的機會和選擇。60歲的北街村村民任文芳把自己家的耕地都流轉給合作社,她本人則以雇員的身份來合作社上班?!澳挲g大了,干不動重活了。在合作社我日常管理蔬菜,秋收時摘菜,活都比較輕,還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既省心又省力。”任文芳說。
今年,鑫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強蔬菜苗木管理,改善土壤環境,提高蔬菜產量及品質,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同時新建20棟蔬菜大棚,為周邊村鎮家庭散種戶提供蔬菜種苗,輻射帶動茴子白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
“合作社有豐富的管護經驗和穩固的銷售渠道,管理上我們不僅統一播種、施肥、打藥、采收,還統一銷售,努力將‘白菜幫子’變成大家的‘錢袋子’!”帶動鄉親增收致富,景志飛自信滿滿。
文圖:張麗媛 高樺 郭慧聰 尚晨 宋榜娟
張婷 王新欣 王美佳 吳艷斐 張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