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5-09-22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
“你看這些蝦,再過一個禮拜就可以出蝦了?!?月19日,在山西省永濟市開張鎮西開張村的養蝦大棚里,蝦池中氣泡不停翻騰,工作人員在檢查蝦池的各項指標,忙著為幾天后的出蝦做全面的準備。
“這一產業每年將為西開張村集體帶來百萬元收入,為西開張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庇罎形N?、開張鎮黨委書記武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自2020年開始,該村就大力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產業。歷經三年,這一產業的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壯大起到了關鍵作用。
鹽堿地里覓商機
在永濟市開張鎮“南蝦北養”千畝養蝦生態園,千個養殖拱棚井然林立,8公里長的園區道路縱橫交錯、連片成網,一期投資達1.38億元的南美白對蝦養殖項目已經在這里落地生根。
但在兩年前,這個千畝養蝦生態園還是一片荒草叢生的鹽堿地?!扒缣彀酌C?、雨天水汪汪”,該地因不適合傳統農作物種植而長年撂荒,一遇到干燥天氣容易著火,令人頭疼,也成為全村百姓一大心病。
2020年,經西開張村“兩委”干部、鎮人大代表、村民代表集體討論后,西開張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衛星前去江蘇考察,與江蘇通威集團對接。
幾天后,通威集團山西飼料經銷商張海成來到西開張村進行實地考察,并提取少量地下水返回江蘇總部檢測各種指標,得出的結論是:因其鹽堿地水質與海水成分相近,非常適合水產養殖。
從2021年9月開始,通威集團與開張鎮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利用西開張村3.3畝鹽堿地,先建設3個小拱棚,3個月后開始試養南美白對蝦。
“南美白對蝦先后試養6批次,第一次當天試驗當天死亡,我們就不斷調配水質,眼看著蝦的成活期限一點點延長,從最初的5天到最后一次的兩個月?!睆埡3烧f,“那段時間我們也曾經心灰意冷,還好在當地政府的鼓勵支持下,2022年6月終于養成?!?/p>
就這樣,在西開張村這片鹽堿地上,南美白對蝦成為這里的新商機。在不斷努力下,2022年6月,蝦池里養的南美白對蝦長度達到了13厘米,個大肥美、活蹦亂跳,首批試驗蝦已經達到出塘售賣標準。
“蝦剛上市,就被西安客商一搶而空?!睆埿l星說,“每棚產量達1000公斤,每年至少出兩茬,6月雖是一年中價格最低的時候,每公斤也能賣到50元?!?/p>
為了進一步擴大養殖優勢,西開張村從村民手中流轉1000畝土地,隨著養殖棚的全面建成,2023年4月晉陜豫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橫空出世。
真金白銀惠百姓
產業發展有活力,直接惠及西開張村村民。
張衛星介紹,西開張村養蝦產業讓70家農戶增加了收入,還解決了100余個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西開張村村民徐冬升告訴記者,以前他在外地打工,收入一直不太穩定。2024年他在網上看到家鄉的蝦場招工,便想回來試試。
“蝦場每個月管吃管住,工資5000塊錢,在當地是很可觀的。現在在村里就業,也不用外出打工了,還能順便把家里人也照顧了。”說起這份新工作,徐冬升的滿意溢于言表。
不僅如此,蝦場每年還為村集體帶來一百多萬元的經濟收入,也讓村委會改善村里基礎設施與環境有了更足的底氣。
記者走進西開張村,新修的巷道、新換的路燈、干凈的環境,都離不開村集體的投入。更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開始,西開張村給全村1800個村民每人補貼100元,用于城鄉居民醫保支出。在西開張村,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以真金白銀的方式惠及全村百姓。
“我村準備把3800畝鹽堿地全部開發養蝦,正在辦理有關手續。到那時,養蝦產業將向工廠化養殖方向邁進,產業發展更健康,村集體經濟收入更多,村民的收益將會更好?!睆埿l星說。
“我們全鎮7個村,有近2萬畝鹽堿灘地,西開張村黨建引領,人才助力,村企協作,‘南蝦北養’的成功典型,無疑對其他村是一個導向和鼓舞?!蔽漩伪硎?,下一步,開張鎮將不斷推廣復制,繼續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促進農村經濟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