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9-19
眼下,正值玉米新品種考察與選購的關鍵時期,為幫助農戶精準挑選適宜品種、規避種植風險,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太谷區科協科普站長李國鋒,他為大家總結出“一聽五看”實用選種指南,為廣大農戶科學選種送上“及時雨”。
據李國鋒介紹,當前許多種子企業、經銷商會邀請農戶前往示范基地考察品種,但想要“看準、看好、選好”,核心在于掌握“一聽五看”技術要點。
“一聽”即重點傾聽技術人員的專業講解,關注三方面內容:一是聽親本來源,了解品種的遺傳背景與培育基礎;二是聽生物學特性,明確品種適宜的畝株數、株行距等關鍵種植參數;三是聽適應周期,掌握品種在春播、夏播等不同種植模式下的生長特性與適應條件。
“五看”則需聚焦田間植株的實際表現,逐項排查品種優勢:一要看植株形態:優質品種的上部葉面挺直向上,利于密植;從穗尾數第二片葉子呈平展狀態,符合高產株型特征。二要看病蟲害情況:成熟季的健康植株,葉片沒有任何的病斑,無蟲咬損傷,體現品種良好的抗病性。三要看穗位高度:穗位高度需整齊一致,例如統一在80公分或100公分結穗,整齊度越高,越便于后期機收,減少機收損傷。四要看根系莖稈:穗位根部的結節要短,用手握住植株搖晃時,整體穩固壯實,說明品種抗倒伏能力強。五要看玉米成熟時,植株(莖、葉)仍保持較高的綠色活力,而非在成熟前就枯萎衰敗,這也是高產玉米品種的關鍵特征之一。
此次農業指導旨在將專業選種知識轉化為農戶易懂易學的實用技巧,幫助大家在品種選擇中少走彎路,為來年玉米穩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下一步,太谷區科協還將持續組織農業技術指導活動,通過田間授課、現場答疑等形式,把更多“農技干貨”送到農民手中。
記者 馮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