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河新聞網時間:2025-09-18
我是山西人。
心里沉著八千里烽煙,五千年山河,更有一副錚錚鐵骨、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血脈里流淌的是忠義
我是山西人,血脈里流淌的是忠義。
北平學成歸來的太谷人杜潤生,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總部宣傳部長,發動民眾千萬;武鄉申良溝村42戶村民,油燈下立此生死合同:“誓死不當漢奸!”……
歷史的榮光并未塵封。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式上,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山西遼縣子弟兵團等20多面與山西緊密相關的榮譽戰旗浩蕩而來,承載英魂傲骨,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如今,忠義化作新的擔當。
太鋼團隊107次試驗終煉成“手撕鋼”,打破國外壟斷;中北大學科研人員隱身于山坳,默默攻關,為大國重器裝上“山西芯”;潞安化機“晉華爐”成為國家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開創新型煤氣化技術改造的先河。
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向前沖鋒的身姿。
骨子里刻下的是堅韌
我是山西人,骨子里刻下的是堅韌。
黃崖洞兵工廠戰士用鐵軌造槍,用石雷守土;“太行母親”胡春花,組織婦女門板作擔架,冒著炮火上前線抬傷員;大寨人陳永貴,帶領村民三戰狼窩掌,在干旱貧瘠中鑿出生路……
這份堅韌,在今日閱兵場上依然熠熠生輝——由多省女民兵組成的方陣中,山西女兒們來自高校、企業、基層,她們在太行山下的訓練場歷經酷暑風雨,用堅韌和汗水詮釋了什么叫“巾幗不讓須眉”。
堅韌的品格仍在續寫新篇。
煤礦工人深入地層,實現智能采煤,扛起國家能源保供重任;右玉干群七十余載植樹不息,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光伏建設者于晉北荒漠鋪開藍色矩陣,“熊貓電站”年發電量達8000萬度,點亮萬家燈火。
變的是方式,不變的是那股不服輸的勁頭。
心中裝的是家國
我是山西人,心中裝的是家國。
抗戰時期,無數三晉兒女投身革命、喋血沙場,“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沁源八萬百姓“寧啃樹皮不降敵”,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英雄的人民”;太原兵工廠日夜不息制造武器,支援全國戰場……
當《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的激昂旋律在天安門廣場響起,這兩首誕生于山西熱土的戰歌,再次喚醒了民族的集體記憶,也將家國情懷澎湃激蕩于新時代長空。
如今,熱血依然奔涌。
大學生村官扎根黃土高原,帶領鄉親種植有機小米、發展電商,走穩致富路;太原理工大學科研團隊致力于清潔能源攻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三千名西部計劃青年志愿者出征,在鄉村教育、鄉村建設等6個領域開展專項服務?!白詈笠豢诩Z做軍糧”的精神,正化為“最美青春建家鄉”的生動實踐。
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情懷。
手中握的是創新
我是山西人,手中握的是創新。
日昇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票號,為金融業的發展揭開了嶄新的篇章??箲鹌陂g,山西軍民采用地雷戰、地道戰,智慧克敵;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開創自造火炸藥先河;劉伯承工廠改良武器生產技術,提升殺敵效能……
如今,創新之火越燒越旺。
華翔集團憑借精密鑄造技術躋身全球產業鏈,成為制造業“隱形冠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匯聚頂尖科研力量,在碳纖維、新材料等領域搶占國際高地;中磁科技累計取得57項發明專利、突破15項核心技術,輪轂電機磁鋼占有率穩居全球前列。
這份敢闖敢試的魄力,更彰顯于大國禮儀之上——56門迎賓禮炮響徹閱兵場,它們全部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機集團山西北方機械公司研制生產,每一聲炮響都凝結著三晉工匠的匠心與智慧。而從空中掠過的7架殲-10表演機拉出的14道環保彩煙,則來自中國兵器特能集團晉東公司,這支山西團隊攻克技術難關,讓“中國紅”“和平藍”在云端綻放,向世界傳遞和平與希望。
變的是領域,不變的是敢為天下先的魄力。
眼中望的是世界
我是山西人,眼中望的是世界。
從前,晉商“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場五百年”,開辟萬里茶路;在全國最早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三大主力師所在地,匯聚天下英才,成為華北抗戰的堅強堡壘,以胸懷天下的擔當,守護山河無恙。
如今,山西更加自信開放。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匯聚全球智慧,晉電外送、晉材外輸,服務國家戰略;華遠陸港開通中歐班列,“山西制造”越走越遠;平遙國際電影展、山西文博會,讓世界看見一個厚重而年輕的三晉。
從太行到全球,變的是地理距離,不變的是胸懷天下的格局。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城樓上,95歲的山西籍抗戰老兵劉世鉞抬起右手,向受閱部隊敬禮。
長安街上,山西籍黨旗手王子赫、軍旗手徐澤東正步走過,擎旗的手堅定如鐵。
兩代山西人,同一個敬禮。
歷史與今天在此刻交匯。山西還是那個山西,精神不滅,根魂永在;山西又不是那個山西,氣象萬千,新程已開。
我是山西人,我有山西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