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17
工作人員進行數控檢測 記者 史俊杰 攝
在綜改區晉中開發區太重榆液的生產車間內,一臺直徑不足30厘米的智能比例閥正以100毫秒的極速響應,精準調控液壓系統的壓力與流量。這個曾長期被國外壟斷的“液壓神經中樞”,如今已然烙上中國制造的印記。它的誕生,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向高端制造邁進的宣言。
從三峽工程到南水北調,從礦山裝備到新能源重卡,作為中國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重要生產基地,太重榆液被同行稱為中國液壓的“延安”。數十載風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和一甲子的技術積淀,當下的太重榆液更以創新為刃、智慧為軌、綠色為翼,在高端制造浪潮中劈波斬浪,繪就一幅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破繭成蝶,鑄就國產核心
走進太重榆液的研發中心,技術團隊正在對剛剛下線的TY-SX14多路閥進行最后的數據校準。這款完全自主研制的8T挖機多路閥,突破了流量分配控制、高壓精密鑄造與微米級加工等核心技術,標志著企業在高性能液壓領域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它的問世,不僅攻克了長期以來的“卡脖子”難題,更讓太重挖機核心部件有了堅實的根基。
攻堅之路從來不易。2021年,面對國外企業對智能比例閥市場的壟斷和技術封鎖,太重榆液毅然迎難而上。“國外產品響應時間為120毫秒,我們要做到100毫秒以內?!奔夹g質量中心負責人李廣珍語氣堅定。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團隊歷經數百次試驗迭代,最終將響應時間壓縮至100毫秒,線性度穩定控制在3.8%,優于國際4%的先進水平。等效加速試驗法的創新運用,更將可靠性測試周期從數年縮短至數月,為中國液壓裝備在全球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權。
自主研發的浪潮不斷延展。在電液控制領域,10T級后橋泵控電液轉向系統的成功研制,再次彰顯了企業的創新實力。摒棄傳統電液換向閥的復雜結構,團隊創新采用正反轉伺服電機直接驅動液壓泵,通過精準控制輸出流量和方向,實現能耗大幅降低、可靠性顯著提升。整機重量控制在25千克以內,減重超15%,控制精度達到±0.2毫米,滿足了高端商用車對精細化操控的嚴苛要求。該技術的突破,不僅為新能源重卡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更成為企業進軍工程機械、特種車輛等市場的重要支點。
市場的認可,是對創新最好的回應。今年以來,在全球貿易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太重榆液逆勢突圍,成功斬獲出口澳大利亞80臺移動能源設備液壓配套訂單。憑借在能效控制、噪音技術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以及多年積累的售后服務口碑,企業一舉實現高端能源設備領域的批量化突破。這份訂單,不僅是一張市場的“支持票”,更是一張未來的“信任票”。
數智賦能,打造卓越工廠
在太重榆液的液壓油缸智能工廠內,巨型機械臂精準抓取零件,AGV小車穿梭運送物料,多臺智能檢測設備對生產環節進行實時監測。這座榮獲國家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認證的生產線,平均每3分鐘就能下線一支油缸,是目前國內自動化程度和效率最高的液壓缸生產線。數字AI、5G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了11大智能應用場景,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管理,全面實現了智能化變革。
“摸不著”的數智化技術,帶來了“看得見”的質效提升。在液壓閥分廠,新投產的六通徑電磁閥體珩磨島生產線正全速運轉。閥孔加工精度≤0.001毫米、圓柱度≤0.002毫米的精密標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單件閥體全工序加工時間控制在36秒以內,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從毛坯上料到成品擺放,全線實現自動化流轉,壓裝銷釘、珩磨加工、精密檢測、深度清洗等模塊協同作業,構建起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
數據的流動,正在重塑生產與服務模式。所有液壓閥產品正式接入國家工業互聯網系統,通過“一物一碼”的二維碼身份證,實現了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用戶掃碼即可獲取生產、運輸、安裝調試及售后支持等完整信息,不僅解決了防偽難題,更將傳統產品銷售延伸為持續的服務過程。售后服務人員可以快速定位問題,用戶實時了解服務進度,企業獲取數據準確性提升至95%,客戶反饋時間縮短60%,庫存積壓降低30%。
智造的力量,同樣閃耀在國際舞臺。南美某礦山的施工現場,搭載太重榆液液壓系統的MP800圓錐破碎機正以每小時800噸的效率粉碎礦石。針對礦山粉塵大、負荷高、連續作業要求嚴的特點,企業采用模塊化設計和二級驅動技術,大幅提升設備的可靠性與效能。2024年,該產品全球訂單同比增長172%、市場占有率突破21%,成為國際礦山裝備市場的“單品網紅”,為中國液壓技術贏得了世界認可。
綠色變革,繪就發展底色
在國內某知名鋼企的軋線車間內,由太重榆液濟南公司自主研發的“二代節能加熱爐勢能回收再利用技術”正式投用。隨著步進梁完成首次精準循環運轉,一項行業節能難題迎刃而解。這項技術針對加熱爐能耗占軋線總能耗20%以上的痛點,創新采用伺服泵替代傳統主泵,配合智能控制系統,徹底解決了空轉耗能問題。實測數據顯示,改造后日均耗電量從3000千瓦·時驟降至不足1200千瓦·時,節電率穩定在60%以上,單條產線年節省電費超175萬元。
綠色變革的背后,是近十年的深耕與迭代。研發團隊從第一代勢能回收技術起步,逐步攻克兼容性與效率瓶頸?!坝脩魺o需更換原有升降油缸,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與新系統無縫對接?!表椖侩姎饧夹g負責人趙洪雷介紹。兩項節能裝置專利和一項軟件著作專利,記錄了技術突破的堅實足跡。如今,企業已形成“液壓系統節能+智能控制+余熱回收”的技術矩陣,產品覆蓋國內多家鋼鐵企業,綠色解決方案正從“盆景”變為“風景”。
企業的綠色布局,早已超越單一技術層面。圍繞“雙碳”目標,太重榆液協同太重集團推出全球首款24噸氫燃料液壓挖掘機、160噸甲醇增程混動液壓挖掘機等創新產品,持續點燃綠色環保、低碳減排的技術火炬。從車間里的節能改造,到行業級的能源革命,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為筆,在節能減排的賽道上書寫高端裝備制造的綠色答卷。
這份綠色承諾,也延伸至產品與系統之中。新一代電液轉向系統通過高度集成化設計,成功減重15%以上,不僅降低整車能耗,更為車輛底盤的靈活布置創造有利條件;智能生產線通過污染在線管控、單位能耗降低等措施,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升級。綠色,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從小比例閥到大產業,從技術突圍到系統創新,太重榆液以毫秒之爭、微米之精、綠色之智,詮釋了中國制造邁向高端的硬核底氣。每一種液壓產品的突破,每一次技術的躍遷,都是向全球價值鏈頂端的奮力攀登。站在新起點,太重榆液正在中國制造的時代巨浪中全力破局,領航未來!
記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