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9-17
講述人
榆次區人才辦主任 張文靜
每次翻開“怡然見晉中 ‘榆’見好青年”校地企融合專場活動的現場照片,看到學生們圍繞企業展位認真咨詢、校企雙方落筆簽署合作協議的場景,我總不禁感慨——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簽個字”,更是真正把高校的“人才蓄水池”與企業的“崗位需求端”緊密連接在一起。更令人振奮的是,50余家用人單位帶來了617個優質崗位,覆蓋數字技術、產業運營等多個領域,全部圍繞榆次轉型發展的急需方向設置。每一個崗位,都蘊含著“把好青年留在城市,讓這座城更有活力”的用心。
舉辦這樣的活動,從來不是“搭臺走過場”。這些年來我們深知,企業常常發愁“找才難”,想招到合適的青年人才往往要奔波各地;本地學子也憂心“就業難”,畢業后想留鄉發展,卻摸不清家鄉企業的真實需求。因此,我們做的就是“穿針引線”的工作:一邊摸清企業的人才缺口,一邊掌握高校的培養方向,既瞄準產業需求點實現人才精準落地,也聚焦人才關切點讓服務暖到心坎。
近年來,榆次區緊緊圍繞“雙城定位”與創新發展戰略,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發展需求深度融合,構建起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體系,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我們認真落實山西省“1+N”人才政策,研究制定《榆次區深化省校合作實施方案》,并針對性出臺《榆次區全方位推動校地融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榆次區鼓勵和扶持高校教師創業開辦科技創新企業二十八條(試行)》《榆次區進一步放寬落戶政策加快人口集聚若干措施》《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二十條措施》《榆次區街道社區與高?!靶5厝诤稀甭摵瞎步ㄖ笇б庖姟返纫幌盗姓?,構建起新時代榆次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
同時,大力引進高水平創新團隊,推動柔性引才用才,積極探索“政府部門+企業+人才+產業”模式,支持企業在太原乃至一線城市設立研發機構,廣泛匯聚高端智力資源。
我們從不采取“大水漫灌”式引才,而是圍繞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建立“產業需求清單+人才供給清單”機制,實現人才與產業的“精準對接”。帶著企業需求,我們先后參加山西省“人到山西好風光”成都、南京、徐州專場活動,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共建社會實踐基地、優質生源基地,吸引200余名知名高校大學生來榆次實踐。人才與產業的“雙向奔赴”,讓轉型發展的根基越扎越穩。
不過我們心里很清楚,讓人才簽下協議、來到城市,只是第一步。要讓他們真正扎下根、安下心,后續服務必須跟得上、暖到心,這正應了“引才靠誠意,留才靠心意”。
為此,榆次區牢固樹立全周期服務理念,主動對接溝通、積極聯系服務,用足用好省、市人才政策,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協作,依托我區醫療、教育、住房、交通等資源優勢,提供更多人才專屬綠色通道待遇,全面提升人才吸引力。我們要讓人才感受到,這座城市不僅需要他們的才華,更在乎他們的冷暖。
未來,我們既要多舉辦校地企對接活動,把更多優秀青年“迎進來”,更要不斷提升服務“溫度”,讓留下的人才時時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在這里工作有奔頭、生活有甜頭,提起這座城便由衷說句 “幸好當初留了下來”。
記者 郭娟 通訊員 高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