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9-17
李曉剛
雨見稠時秋意濃。去年幾位老友相約秋游,我提議去榆次的馮家局村看一看。驅車出發時,天空下著綿綿小雨,來到莊子鄉,已是天高云白。沿著鄉村振興彩虹跑道向著目的地疾馳,一路風光無限,不一會兒,就到了馮家局村。
大家下車,只見一面墻體上刷著“馮家局”三個醒目的大字。抬眼望去,村莊不大,依土石山建有土窯洞、青磚房和土紅色的房子,一條碎石小路延伸到村內,路面干凈整潔,電線桿一排排,蛛網一樣的電線延伸到各家各戶。村里居住的人不多,有的房子年久失修,已有了歲月的烙印。
“看,這兒有農家樂!”一朋友喊道?!凹依飦砜腿肆??”嗓門洪亮的女聲響起。
“歡迎各位光臨,中午想吃點什么?”女主人真誠地望著我們。
“我們想吃點城里沒法做的灶火飯,能做嗎?”
“嘿!你們算來對了,灶火飯得費點時間,我們農家樂用的食材全部是自產的,等飯的工夫你們出去轉轉,風景特別美?!?/p>
正有此意,我們幾人簇擁著出了院門。村口,一戶人家的后墻掛著黃色的版面——馮家局原生態健康步道,全長5公里,有峭壁、峽谷、溪流和村莊等自然人文風光。于是,開始我們的奇妙旅程。
進入土石山路,路的兩旁生態百樣,空氣中夾雜著樹木花草的香氣,各種野花野草、酸棗布滿荊棘深處。遠遠望去,山連著山,配上一棵棵松樹和一叢叢花草,給了遠山靈動與生機,宛如一幅山水畫。路兩旁的田地里,紅紅的高粱彎著沉沉的“腦袋”,飽滿的玉米棒子等待收割,不遠處有一小片山楂林,紅寶石一樣的山楂果,在微風下輕輕搖擺著。
我們一邊欣賞美景,一路向山谷走去。沿途我們“打卡”了逍遙谷,谷內有前人在石壁上鑿刻的大字和壁畫。途經一大片亂石灘后,映入眼簾的是谷底綠油油的參天大樹,蜿蜒曲折的小溪與被攔截深谷的石頭撞擊在一起,發出嘩嘩的聲響。
順著溪流逆流行走,不遠處的“長壽泉”提示牌很是醒目。津水河深處有一眼圣泉,聽說因泉水飲用后可健體養顏,故被附近村民稱為“長壽泉”。這片匯聚天地靈氣的福地,山色綺麗,林木茂盛,植被青翠,泉眼被不規則的石頭堆砌成半圓的水槽,清澈見底,泉水汩涌出地面時發出嘩嘩的聲音,聽聞周邊村民常驅車來此打泉水。
見此美景,我們幾個“老頑童”玩心大起,褪去鞋襪的束縛,赤腳踩在小溪旁的泥土上,涼意從腳底直穿腦袋,徒步帶來的燥熱感瞬間消失。整個身體仿佛融入到陽光、田野和風中,心靈和身體徹底放空,渾然忘卻自己是誰……
在此地暢游了片刻,時間將近2點,估計農家飯該做好了,我們原路返回。
“好香??!”還未進院,燉肉的香味直往鼻子鉆。女主人笑臉相迎地說,回來得正好。我們坐罷,便開始悶頭吃飯,香噴噴的灶火飯,還原小時候記憶中那個味道。
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馮家局村以其小而精的旅游特色,讓我們感受到了“怡然見晉中”的愜意。太陽西斜霞滿天時,我們踏上了返城的路,戀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