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05
1938年,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參謀長周希漢在粉碎日軍“九路圍攻”前進行戰斗動員
廣陽伏擊戰示意圖
廣陽戰斗中的第一一五師陣地
1940年8月,八路軍總部參謀處繪制的百團大戰戰役部署略圖
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陳賡旅長(帶照相機者)、周希漢參謀長(前排穿軍大衣者)親臨榆社前線指揮作戰
《新華日報》(華北版)通訊《發動祁太平戰役攻勢》
《新華日報》(華北版)社論《麻雀戰之偉大成功》
蘇亭伏擊戰紀念碑
第三單元:浴血奮戰
抗戰期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指引下,晉中軍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成績,在中華民族反抗外敵侵略的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烽煙蔽日的歲月里,八路軍總部輾轉壽陽、昔陽、和順、榆社、左權等地,運籌帷幄,抗擊日軍。黃巖底伏擊的驚雷、廣陽設伏的利刃、范村“麻雀戰”的靈動、百團大戰的撼世洪流……一場場血與火的反復較量,粉碎了敵人的封鎖和“掃蕩”,盡顯“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反“圍攻”作戰
敵后游擊戰爭的興起和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對日軍構成重大威脅。日軍向根據地接連發動多路大規模“圍攻”。面對敵人的瘋狂“圍攻”,根據地軍民針鋒相對地進行了一次次反“圍攻”作戰。
反“六路圍攻”作戰
1937年12月22日,駐守正太鐵路沿線的日軍集中兵力,從平定、昔陽、榆次、和順等地分六路出擊,對第一二九師一部形成包圍之勢。第一二九師以內外線結合的作戰策略,斃傷敵700余人,迫使敵軍于26日退守原防地。反“六路圍攻”作戰是第一二九師進駐晉中后第一次反“圍攻”的勝利,對于第一二九師在太行山站穩腳跟,開展游擊戰爭具有重要意義,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基石。
第一次反“九路圍攻”作戰
1938年4月,日軍分九路圍攻晉東南,企圖在遼縣、榆社和武鄉一帶殲滅第一二九師和該地區的國民黨軍。至27日,國共兩軍歷經23天并肩作戰,殲滅日軍4千余人,收復縣城19座,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晉東南地區的“九路圍攻”。此戰鞏固和擴大了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并為八路軍向冀南、豫北平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次反“九路圍攻”作戰
1939年7月,日軍企圖殲滅八路軍主力、打通重要交通要道、控制根據地內的主要城鎮,以達到摧毀太行抗日根據地的目的,調集5萬余人,對太行抗日根據地展開第二次“九路圍攻”。第一二九師、第一一五師、晉豫支隊、決死第一縱隊、第三縱隊聯合作戰,與敵展開斗爭,經過70余次作戰,殲滅日軍2千余人,收復了榆社等地,粉碎了日軍消滅抗日主力部隊的企圖。
“三戰三捷”
1937年10月26日,日軍攻陷娘子關后,分三路進犯山西,晉中大部分縣城相繼淪陷。為阻滯西進日軍,八路軍在昔陽縣的黃巖底和廣陽一帶設伏,取得了“三戰三捷”的勝利。11月2日,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在昔陽縣黃巖底設伏,斃傷日軍600余人;4日,第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在昔陽縣廣陽龍門口一帶設伏,斃傷日軍1000余人;7日,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一部在廣陽一帶設伏,殲滅日軍250余人。八路軍在正太路南側連續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迫使其改變行軍路線,遲滯日軍西進達一周之久,為掩護國民黨軍撤退爭取了時間。
百團大戰在晉中
1940年8月,為粉碎侵華日軍的“囚籠政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帶戰略性進攻的戰役。8月20日,在壽陽蘆家莊打響了百團大戰的第一槍,晉中成為此次戰役的主戰場之一。百團大戰后,第一二九師二十五團三營八連被八路軍總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連”光榮稱號。2015年、2019年在大閱兵中檢閱。
戰斗經過:
第一階段 正太路破擊戰(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
目的:破壞敵人在華北占領的主要交通線,重點是正太鐵路。
主要戰斗:正太線西段破擊戰、攻克壽陽蘆家莊據點、昔陽卷峪溝阻擊戰、和順沙峪保衛戰、榆社雙峰伏擊戰等戰斗。
第二階段 榆遼戰役(1940年9月20日—10月5日)
目的:襲擊交通站兩側敵人和摧毀根據地內的敵據點
主要戰斗:收復榆社城、攻克管頭據點、遼縣小嶺底戰斗、榆社紅崖頭伏擊戰等戰斗。
第三階段 反“掃蕩”作戰(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目的:粉碎日軍報復性“掃蕩”。
主要戰斗:八路軍總部及第一二九師反“掃蕩”作戰、和順弓家溝伏擊戰、遼縣武軍寺伏擊戰等戰斗。
百團大戰戰果統計:
敵后軍民共作戰1824次
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
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407人
日軍自動攜械投誠者47人
偽軍反正者1845人
繳獲各種槍5942支/挺
繳獲各種炮53門
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
破壞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
破壞鐵軌21.7萬余根、枕木154.9萬余根
破壞電線桿10.9萬余根
收電話線42.4萬余公斤
破壞煤礦5個、倉庫11所
祁太平戰役
1945年4月5日,為掃除敵同蒲鐵路沿線外圍據點、擴大解放區、籌集糧食物資、為反攻作戰做準備,太行軍區集中主力,由各縣地方武裝配合,發起祁(縣)、太(谷)、平(遙)戰役,克復炮樓10余座,斃俘日偽軍250多人,繳獲布3千匹、棉紗200多捆。此次戰役是八路軍對敵偽軍重要據點及交通線主動發起的攻勢作戰,取得了輝煌勝利,給日軍沉重打擊。
范村戰斗與“麻雀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軍民創造了許多經典游擊戰術,誕生在太谷范村的“麻雀戰”就是其中之一。1937年11月26日,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一團采用化整為零、靈活機動的戰術,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以一個連兵力同日軍步、騎、炮兵共600余人(6門炮)對抗。經過6個小時作戰,斃傷敵近百人,擊毀汽車一輛,而七七一團無一人傷亡。第一二九師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師長劉伯承認為這種作戰形式與麻雀的活動很相似,就定名為“麻雀戰”。“麻雀戰”的誕生,豐富了毛澤東游擊戰思想的內容,進一步鼓舞了抗日軍民必勝信心。
蘇亭伏擊戰
1942年5月,日軍糾集重兵對八路軍總部駐地麻田一帶發動大規模進攻,企圖合擊八路軍總部和第一二九師師部,消滅八路軍主力,毀滅根據地。為粉碎敵之“掃蕩”,太行、太岳兩區軍民分別向日軍補給線及敵占區鐵路干線、城鎮據點實施有力的破襲。5月30日,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團一營三連2個排和民兵40余人對日軍運輸隊進行了伏擊。整場戰斗僅持續20分鐘,八路軍以1傷1亡的代價,斃傷敵140余人、騾馬80余匹,繳獲大量物資。
蘇亭伏擊戰的勝利極大鼓舞了太行人民的抗日熱情。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通令表彰,指出:“這是軍民結合以極少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一次模范戰斗?!?/p>
本期內容由晉中市史志研究室、晉中市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