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9-04
【講述人】介休市瑞昇昌洗煤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程登遠
看著一批批“介休制造”的數控跳汰洗煤機整裝待發,即將啟程運往蒙古國,我站在車間里,耳畔仿佛回蕩著傳統制造業與數字化技術碰撞的鏗鏘之聲。
要是有人問,洗煤設備制造這行當里藏著啥門道?我會說,過去造一臺洗煤機,單是鐵板切割就夠十幾號人忙活大半個月。人工劃線、機械裁切,誤差常超過2毫米,裝配時得靠鏨子敲、扳手擰才能勉強拼合。車間里的粉塵嗆得人睜不開眼,師傅們下班時,睫毛上都掛著細碎的鐵屑。那會兒造出來的設備,洗煤時跑料漏料是常事,客戶總說“能用但不省心”。
洗煤裝備制造曾是典型的傳統產業。過去,老師傅們憑經驗下料,精度靠眼力,效率靠人力。我們一直在琢磨:能不能給洗煤設備裝上“精準芯”,讓老產業跑出“加速度”?
洗煤設備看著笨重,內里卻藏著精細活。篩網的間隙差0.5毫米,就可能把優質煤當成廢料篩掉;滾筒轉速差1轉,洗選效率就降3%。這0.2毫米的精度,正是設備能否沖出國門的“硬門檻”。
我們就跟這0.2毫米較上了勁。引進行車激光切割機,讓鐵板切割像裁紙般精準;給生產線加裝智能校驗系統,每個零件都得過“數字尺子”這關。如今,1臺激光設備兩天就能干完過去半個月的活,誤差穩穩鎖在0.2毫米內。
“智改數轉”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我們每年將營收的6%投入研發,從原材料采購到安裝調試全程推行精益化管理,讓每個環節都透著專精特新的基因。今年,公司入選山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是對我們堅持創新的最好肯定。
如今走進車間,師傅們再也不用滿身油污地拉鋸了,轉而盯著屏幕調參數、看數據。傳統的洗煤設備制造,正蛻變成技術活、精細活。這“精準芯”里,藏著的正是老產業的新活力。
更讓我們自豪的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市場認可。交叉式滾動分級篩通過結構優化,將原煤分級效率提升至95%以上,成了海外客戶的“明星產品”。目前,公司已獲得3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遠銷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尼、安哥拉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訂單已排到9月份。
記者 郝宇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