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03
《榆社破擊》劇照 資料圖
初秋時節,走進榆社縣堡下村,主街寬闊平坦,兩側圍墻上繪著大幅彩色墻畫:既有青山綠水風貌,也有激蕩人心的紅色革命事跡。紅色文化長廊與綠柳青山相互映襯,小廣場展板上圖文并茂地述說著“堡下風云”……這里不僅是抗戰時期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紅色電影《榆社破擊》的拍攝取景地。
1945年1月22日,農歷臘月初八,堡下村曾發生一起震驚中外的慘案,路經堡下的美軍觀察員遇害,史稱“臘八事件”。《榆社破擊》正是基于這一歷史事件改編而成。該劇由晉中市委宣傳部,榆社縣委、縣政府,北京締杰國際影視傳媒集團,河北締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是榆社首部融匯抗戰精神、國際主義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的紅色抗戰電影。
1945年1月17日,太行殺敵英雄趙亨德率領太行軍區二分區偵察隊,在正太路芹泉至壽陽間的西莊村,伏擊了一列軍用列車,斃、傷敵軍官和特務機關聯絡部高級人員及偽山西省政府機關人員60余人,俘獲日軍高級官員鈴木川三郎等日官員8人,繳獲文件8000余件、軍需品100多件。
鈴木川三郎系日本天皇的外甥。鈴木川三郎等人被俘后,日軍異常震驚,誤判鈴木川三郎可能被關押在太行二地委駐地榆社縣堡下村(時屬和順縣)。于是迅速集結范村、馬坊等據點兵力,于1月19日對太行二分區進行報復性“掃蕩”。1月21日,200余日軍輕裝奔襲太行二地委和軍分區司令部駐地堡下村。
當晚,在根據地參觀考察的美軍觀察組惠特爾西上尉和陪同惠特爾西考察兼翻譯的共產黨員李紹唐,取道返回延安途中夜宿堡下村。1月22日凌晨5時,日軍向堡下村發起攻擊。八路軍戰士面對數倍于我軍的強敵拼死抵抗,李紹唐臨危不懼,一邊指揮戰士阻擊敵人,一邊拉著惠特爾西撤退。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下,堡下村失守?;萏貭栁?、李紹唐和40余名八路軍戰士犧牲,參加中共太行二地委在堡下村舉辦的村干部培訓班的35人遭到屠殺,堡下村17名群眾被殺害。
那些慘烈的往事已然消散,但堡下村村民并沒有忘記那些犧牲的烈士,更沒有忘記第二軍分區在堡下的豐功偉績。如今,堡下村村口矗立著一座軍民抗戰巨型雕塑,“紅色堡下”吸引著眾多訪客前來追憶歷史。
“我們堡下村是一座充滿紅色記憶的英雄村莊,‘臘八事件’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是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堡下村黨支部書記張明奎表示,如今的堡下村已成為榆社縣黨員、干部、群眾和中小學生接受革命傳統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七一”前后,榆社縣內各單位都會在此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張明奎說:“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積極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p>
記者 李娟 通訊員 馮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