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9-01
太重榆液生產車間。 記者 曹偉 攝
講述人
太重榆液技術質量中心液壓閥設計負責人 李廣珍
站在太重榆液液壓閥生產車間的檢測臺前,我親眼見證了團隊自主研發的比例閥順利完成數千臺下線測試。這個直徑不足30厘米的金屬元件,正精準調控著液壓系統的壓力與流量。團隊歷時三年攻克“卡脖子”技術的艱辛付出,最終換來了我國液壓裝備領域從技術追趕到行業領跑的跨越式發展。
比例閥是液壓系統的“神經中樞”,過去長期依賴進口。2021年項目啟動時,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正加速智能化轉型,但高精度比例閥市場被國外企業高度壟斷。進口產品不僅價格昂貴,其核心參數更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嚴重制約著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自主發展。
面對技術壁壘,我們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組建產學研攻關團隊。實驗室里,團隊成員為優化一個參數常連續奮戰至凌晨。其中最棘手的當屬響應時間指標,國外產品已達120毫秒,要實現超越必須在材料、結構、控制算法等領域同步突破。經過數百次試驗迭代,新型比例閥的響應時間最終壓縮至比進口產品更優的水平,達到100毫秒的極速響應,提升幅度達16.7%。這個數字背后,是團隊上千個日夜的堅守與創新。
線性度控制是另一道技術難關。按照行業標準,產品線性度需穩定在4%以內,但國內同類產品性能波動大,時而超標時而不足。通過持續技術攻關,我們已將該指標穩定控制在3.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可靠性驗證環節,團隊創新采用等效加速實驗法,將原本需要數年的測試周期壓縮至幾個月,大幅提升了測試效率。這項技術突破不僅縮短了研發周期,更為產品質量穩定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向高端躍升、向智能升級、向綠色邁進是太重榆液高質量發展的“指明燈”。今后,太重榆液將堅持走好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之路,為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高端產品國產化提供更多的強引擎和硬支撐。
記者 雷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