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8
秋已至,豐收始。近日,我市農業農村經濟“半年報”出爐。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產增加值總量完成44.6億元、增速5.5%,分別排全省第三、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完成12108元,增速5.1%,高于GDP增速0.9個百分點。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底盤穩、動能強、成色足的態勢。
翻開這份“半年報”,處處可見突破與驚喜。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實踐里,藏著鄉村蝶變的密碼:我市《建好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和美鄉村》作為全省唯一入選農業農村部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典型案例;
小麥單產刷新紀錄:太谷區小麥高產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經省級專家組實測,胡村鎮沙溝村“晉作84”小麥新品種畝產達807.03公斤,刷新了山西中部地區歷史紀錄;
成功申報一批國字號項目:祁縣東觀鎮成功申報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壽陽縣成功申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今年以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市委“156”戰略舉措,統一思想、狠抓落實,清單化推進,節點化調度,在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糧食單產、農業產業等重點領域呈現新亮點、取得新進展。
春末夏初,介休市的農田里,農戶們搶抓農時,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操作著搭載北斗導航的播種機,精準地在田壟間播下玉米種子?!耙郧安シN全憑經驗,疏密不均,現在靠這高科技,出苗率能超95%!”一位農戶興奮地說。這一幕,正是晉中上半年農業穩產保供、特色發展的生動縮影。
在糧食生產的“主戰場”,我市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378.92萬畝播種面積、31.07億斤產量任務,層層分解到村、戶、田。面對春季旱情,市縣兩級聯動擰成一股繩:調度水源“解渴”,農技人員手把手教抗旱,最大限度減輕旱情影響,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截至目前,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任務394.77萬畝,完成率104.2%。2025年度小麥收獲面積9.86萬畝,單產351公斤,總產3.46萬噸,交出單產總產雙增長的亮眼成績。
“菜籃子”拎得更穩更豐——
走進和順縣義興鎮曲里村蔬菜大棚種植基地,自動滴灌設備正分區作業,為蔬果苗輸送水分養分,這是山西農業大學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實施的滴灌項目。曲里村在山西農業大學的精準幫扶下,大力推廣智慧設施農業建設,村里的生產方式從傳統的“靠天吃飯”轉變為現代的“棚里淘金”,一座座充滿希望的大棚成為農民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市蔬菜播種面積31.69萬畝、產量45.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31%、6.49%;肉蛋奶總產量41.97萬噸,同比增長9.2%;水產品產量1653噸,同比增長1.7%;新發展中藥材1120余畝,新建、改造果園2500畝,水果產量0.706萬噸。
鞏固銜接工作扎實推進——
在榆社縣魚頭村,太原鐵路局駐村工作隊創新“黨建+消費幫扶”模式,通過“以購代捐”“直播帶貨”等方式,助銷14萬斤鮮杏,銷售額達43.4萬元,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
全市采取“面上靠宣傳、點上靠研判、線上靠比對、線下靠支部”辦法,新識別監測對象216戶530人,落實幫扶措施646條,推動“兩類群體”消除風險1097戶2334人,全市監測對象風險消除占比達到74.1%,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13.6億元四級銜接資金投向961個項目,均已開工;實施“四個一批”產業幫扶項目1660個,投資25.53億元,帶動脫貧人口20.57萬人次。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9.69萬人,超進度完成年度目標 。
“特”“優”農業亮點頻出——
在祁縣、昔陽、壽陽,20萬畝玉米有機旱作集成應用推廣,“深松密植+”“‘一免五增’藝機一體化+”等技術讓水肥高效利用;在介休、祁縣、太谷推廣種植“一年兩作、兩年三作”復種輪作模式3.97萬畝,試驗示范650畝,為土地增效探索新路。農產品加工持續發力,截至6月底,全市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完成 167.5億元,增速11%;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產值完成167.4億元,同比增長6.2%。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縱深推進——
上半年,全市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共謀劃各類項目974個,總投資106.18億元,其中47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4.7億元;146個重點村開展“三線”整治,15個村已完成整治率先“煥新顏”;對80余款涉農金融產品梳理推介,新增涉農貸款62.58億元,農業保險為8.5萬農戶撐起“防護傘”……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的深入推進,讓鄉村環境更優、發展后勁更足。
這些躍動的數字與鮮活的案例,是晉中鄉村從“顏值”到“氣質”全面提升的最佳注腳。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提交的,不僅是一份彰顯“穩”的答卷,更是一張擘畫“進”的藍圖。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接下來近半年時間,目標已然清晰:奮力實現全年一產增加值完成157億元、增速達到5.5%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
“下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將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重點抓好糧食安全和穩產保供、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在高質量發展中勇當排頭兵、爭創新位次?!?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段燕瑞的話語堅定有力。
秋意漸濃,新的耕耘已經開始。這片田野上,有更美的鄉村,有更甜的日子,晉中正以更堅實的腳步,在太行山下、汾水之畔繼續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新篇。
本報記者 張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