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8-27
近日,壽陽縣用鄉音傳新聲,以活動促新風,“民嘴鄉音 移風易俗”主題活動如春風化雨,潤澤城鄉。這場別開生面的文明實踐,以其生動活潑的形式和貼近生活的內核,為基層移風易俗工作樹立了鮮活樣本。
文明實踐,關鍵要貼近群眾生活。壽陽此舉正是抓住了這個“牛鼻子”,用鄉音話新風,構建起文明新氣象?!安识Y少點情更濃”的鄉音喚醒了群眾共識,“舊物新生”的實踐踐行了節儉美德。小品《院落新風》不僅是一部優秀文藝作品,更是一場思想啟蒙,它生動展現了年輕人勇于向陳規陋習“叫板”的勇氣。千百年來,“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等陋習猶如無形的鎖鏈,束縛著城鄉文明提升的步伐,而今壽陽人以智慧和擔當,正在為我們推開觀念轉變的窗口。
移風易俗絕非朝夕之功,更非一蹴而就。壽陽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新風培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通過“流動課堂”“庭院課堂”等創新形式,將宣講從會議室搬到群眾中去,變灌輸為互動,化刻板為生動,才能真正做到“群眾聽得懂、愿意聽、能接受”。這不僅是工作方法的創新,更是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彰顯了基層治理的溫度和智慧。
從“抵制高價彩禮”到“弘揚厚養薄葬”,壽陽的實踐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城鄉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它啟示我們:移風易俗既需要大刀闊斧地“破”,更需要春風化雨地“立”。唯有植根生活、立足群眾,以文化人、以德潤心,方能讓文明新風吹拂街巷阡陌,為和諧文明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路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