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7
秋雨初霽,在剛剛施工完成的和順縣北關村校園街,嶄新、平坦、整潔的瀝青道路展現在眼前,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也為居住環境增添了一抹亮色?!耙郧斑@里路面不平、環境又比較雜亂,現在整潔又美觀,看著心情都舒暢了?!绷x興鎮北關村村民李仲梅說道。
這是和順縣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今年3月以來,和順縣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引領,將6個城中村、城郊村的背街小巷改造列為重點民生工程,用實打實的舉措全力推進城市“里子”工程,讓一條條街巷蝶變為“幸福巷陌”。
昔日的東關村、北關村、河北村等城中村、城郊村的背街小巷,曾是居民廣泛關注并迫切希望改善的民生短板。從改造前的存檔照片中可以看到,狹窄的街巷內,路面老化龜裂,雨天積水最深處沒至腳踝,晴日則撲土揚塵。
民之所憂,政之所向。面對群眾的呼聲,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將背街小巷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h政府及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義興鎮、城區等單位負責人,連續多次深入街巷實地走訪調研。
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深入了解民情,今年,和順縣將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列為年度重點民生實事之一,堅持“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則,下足“繡花功夫”對這些背街小巷進行精細化改造和精準施策,要求各部門 “少開會多跑腿,少發文多落實”,務必提質居民出行的 “最后一米”。
一場關乎千家萬戶出行的民生攻堅戰就此打響??h政府投資1500萬元,繼續實施包括城區和義興鎮的城中村街巷老舊管網及路面維修改造4萬平方米。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責任,這路必須修,而且要修好!”城區主任曹中飛說。工程穩步推進的背后,是精打細算的 “民生賬”:城區內2090平方米舊路面被清除,回收的建筑垃圾經粉碎后重新用于路基回填;244 平方米嶄新的混凝土路面澆筑完成,采用的透水材料能有效減少積水;186立方米的漿砌片石默默鞏固著路基,每一塊石料都經過強度檢測。更換的 2 套井蓋采用防沉降設計,244 平方米褥墊層嚴格按照 “三碾三壓” 標準施工,116 米路沿石安裝誤差不超過 3 毫米。
同步開展的還有義興鎮,變化同樣令人欣喜。其所轄的6個村莊內,6200平方米瀝青如墨色錦緞般鋪展開來,720平方米面包磚在小巷兩側鑲嵌出精致花邊。地下深處,更是悄然完成了1330米雨水管網與880米污水管網的鋪設,實現了至關重要的“雨污分流”。曾經懸在空中的雜亂“蜘蛛網”被有序引入地下。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方向。我們堅持‘一巷一策’工作思路,補齊功能短板、刷新城市顏值,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照明不足、道路不平等問題?!绷x興鎮城關點副點長寧國興告訴記者,通過建立“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動態管理機制,明確每個項目的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工程質量?!斑@些改造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绷x興鎮鎮長王鑫說。
如今,走進和順縣的城中村、城郊村,一條條嶄新的街巷讓人眼前一亮。黑色的瀝青路面平坦寬闊,兩側的路沿石整齊劃一,雨水順著新修的排水溝汩汩流淌,再也不見積水的蹤影。夜幕降臨時,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次第亮起,暖黃色的光暈照亮了居民散步的身影。弱電線路入地,天空顯得格外清朗。部分未完工的路段正在加緊施工中……
從 “老舊路” 到 “幸福巷”,變化的不僅僅是地下管網改造、路面的平整,更是群眾臉上的笑容和心中的溫度。和順縣副縣長李新興表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關鍵是要體現在為民服務的實效上。背街小巷改造看似是小工程,卻是關乎群眾日常生活的大民生。和順縣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 “釘釘子” 精神抓好民生工程,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用一條條通暢的街巷串聯起百姓的幸福生活,交出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本報記者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