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6
晨光穿透太行山層層密林,一只身披金斑的華北豹悄無聲息地踏過覆滿苔蘚的巖石,矯健身姿被林間紅外相機精準定格。這樣的瞬間并非偶然,而是和順這片土地與豹為鄰的日常剪影。
“四世同堂 華北豹驚現晉中”“山西和順2025年首次記錄到4只新成年華北豹”“看華北豹‘搬家’記”……近期,新華網、央視網等紛紛聚焦晉中,報道華北豹家族在這片土地上日益繁盛的動人樂章。
作為我國特有的金錢豹亞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華北豹緣何情系和順這方水土?答案藏在這片土地對生態保護的執著堅守里,融匯于“政府主導+科研支撐+公益助力”“三位一體”模式的護豹行動中。
執筆豹圖 高位謀定生態局
“我們這兒可是響當當的‘華北豹第一縣’!”和順縣橫嶺鎮上北舍村村民牛建平巡林歸來,拭去額頭的汗珠,言語里滿是自豪。
林海浩瀚、山勢陡峭、灌木密布,作為和順縣橫嶺鎮第一支生態修復護林隊的中堅力量,牛建平和王振軍、劉新明等隊員是這蔥郁林地中的常客。他們維護著林地防護設施,精心撫育苗木,詳實記錄造林成效,用腳步丈量責任,筑牢綠色屏障。
“護好這片林子,就是守護好華北豹的家園!”牛建平目光堅定,指著遠處的新綠說:“今年,村里搶抓植樹的有利時機,種下了油松、山桃等多種本土植物,還進行了土方平衡、降坡等地貌恢復工程?!?/p>
牛建平和護林隊的日常,是和順縣優化“豹居”的生動縮影。
這片被群山環抱的土地,本就帶著天賜的生態基因:森林覆蓋率高,食草動物種群豐富,表里山河的地理格局為華北豹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將優勢化為勝勢的,是和順縣“生態立縣,與豹共舞”的堅定抉擇。
近年來,和順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市委“156”戰略舉措,以精準的筆觸描繪華北豹的安居藍圖:
劃定“豹之王國”,在縣域西部劃定約1200平方公里的野生動物生態保護功能區,嚴格限制污染性工業與大規模開發,為華北豹等珍稀物種保留核心棲息安全區。
打通“豹之走廊”,成功實施世界銀行貸款山西省可持續生態系統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增建專用動物通道,搭建健康遷徙廊道。
優化“豹之庭院”,堅持“綠化管護并重、景觀文旅融合、造林增收結合、城鄉共建共享”,大力實施造林綠化、生態管護、經濟林提質和森林康養工程,為豹群提供充足獵物與優質棲息空間。
巧解“豹之難題”,首創“豹吃?!薄皯r盡賠”生態補償機制,對華北豹捕食牛羊等情況進行賠償,為受損村民撐起了“防護傘”。2022年,和順縣被列入省級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試點縣。
科研支撐 智眼織就守望網
“又拍到了新影像!”和順縣老豹子隊隊員王剛的興奮溢于言表。
他和同伴們穿梭在密林深處,對安裝的紅外相機進行檢查和更換。“紅外相機具有隱蔽性和自動拍攝功能,能夠捕捉華北豹的活動影像,為分析其活動軌跡提供依據。”
在和順,這些紅外相機隱匿于苔蘚、巖石與灌叢之后,猶如忠誠的“電子哨兵”,依托GIS空間分析技術,精準布設于咽喉要道,編織出一張覆蓋2000余平方公里的動態預警網絡。24小時不間斷地捕捉著“山林王者”最真實的生活瞬間,捕食的矯健、育幼的溫情、巡視的威嚴……
最新捷報令人振奮:2025年首次記錄到4只新成年華北豹個體。其中一只編號HS2502M的雄性豹,已從棲息地擴散至縣城北部的麻衣山區,這是目前已知距離和順縣城最近的華北豹蹤跡,生動印證了棲息地連通性的改善和種群的活力。
守護的力量深植于科學沃土。依托“山西省華北豹棲息地保護院士工作站”的強大智庫,和順縣聯手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機構,開展了全國首個“全縣域”豹種群調查。
這場地毯式生命普查,如同一次詳盡的“豹口登記”,系統摸清了其數量底牌、棲息版圖、日常作息規律乃至血脈基因特性。
從固定樣線監測、專項調查,到拯救設施建設、核心區域監測,再到野外勘探和遺傳多樣性分析,十多項科研任務高效完成。
科研賦能,調查最終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目前,和順縣維持著一個約40只成年華北豹個體的穩定繁殖種群,雄雌比約1:3。每年約有10至20只幼豹出生。一個生機勃勃的“華北豹家族”,正持續在太行山脈這片蔥郁腹地繁衍、生息、壯大。這是大自然對有效保護最直接、最響亮的回音。
與豹為鄰 共興交響繞太行
“豹鄉田的第一頓豐收宴,自己種的大黃米、甜糯玉米和豆子是最受歡迎的?!?024年深秋,中國貓科動物保護聯盟首席執行官黃巧雯在朋友圈記錄下這歡樂一刻。
照片里,金黃的玉米、熱氣騰騰的飯菜,還有村民們淳樸滿足的笑臉,定格了“豹鄉田豐收宴”的和諧與美好,展現了和順縣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雙贏。
當天,來自3個村平均年齡66歲的74位村民齊聚和順縣馬坊鄉樂毅村,共慶豐收。
“豹鄉田”三個字智慧濃縮了生態與民生的雙贏之道:“豹”代表華北豹,“鄉”代表村民,而“田”則代表農田。
馬坊鄉村民與貓盟公益組織攜手,創立“豹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生態友好型農田。玉米、綠豆、向日葵等十多種農作物在此共生,形成豐富多樣的作物群落。
這片土地,不僅是村民增收的“致富田”,更是野生動物的“歡樂園”,不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使得昆蟲飛鳥繁盛,狍子等動物光顧。華北豹、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身影也在此出現。
“今年又是個好年景!”馬坊鄉小南溝村村民梁中堂望著生機涌動的“豹鄉田”滿是笑意。
68歲的梁中堂今年成為“豹鄉田管家”,負責1組農田的日常巡護和管理?!啊l田’是真為老百姓謀福利,當地村民除了獲得土地流轉資金,還能成為‘管家’,增加收入。去年光靠這田,全村人多賺了12萬元?!?/p>
“豹鄉田”的魅力,早已溢出田埂。它以創新的“線上認領”計劃為橋梁,開啟合作共建模式,讓四面八方關心生態的目光匯聚田間。借助“豹豹星球”IP的推廣力量,其生態農產品成功打開了市場,實現了生態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完美轉化。
生態優先,協作共贏。和順縣在基層組建了護衛隊,并發動馬坊鄉村民成立“老豹子隊”,充分利用本地人熟悉地形的優勢,開展常態化巡護,筑起民間保護防線。舉辦生態保護科普講座和展覽,將科學保護意識播撒至公眾心田。多方發力,織密保護網絡,和順縣華北豹群重要棲息地保護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首批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
守護不止,豹影不息。和順縣以山川為紙、以行動為墨,全力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耀眼生態答卷,讓金色豹影在巍巍太行間躍動不息,奔向更加蔥郁的未來。
本報記者 李曉雯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