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2
記者 周俊芳 通訊員 程煜媛
云竹湖畔,青磚灰瓦的古建小院依水而立;舊校舍里,時尚精致的民宿煥發新生;規劃中的村落,正醞釀著激活閑置資源的新模式……夏日里的榆社鄉間,處處藏著讓人心動的愜意。
去年以來,榆社縣深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將盤活沉睡的農戶閑置宅基地與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深度融合。通過集體示范引領和項目強力帶動,一批特色鮮明的民宿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了撬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支點。
漫步偏良村,昔日閑置農房已蝶變為游客享受寧靜的民宿。推開木窗,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正在小院休憩的游客李俊嬌笑著說:“環境干凈,住得舒服,性價比高,帶娃來避暑太值了!”她的同伴也頻頻點頭:“來云竹湖玩太方便了,高速口、高鐵站都不遠,幾公里就到湖邊,空氣像洗過一樣,體驗田園慢生活,特別好!”
偏良村立足自身優勢,持續探索“村戶共建”新路。村黨支部副書記劉衛東介紹:“去年我們積極爭取資金,盤活閑置宅基地,建成了6座高標準的民宿院落,硬件都已到位,隨時能開門迎客?!?/p>
在巖良村,一處閑置多年的舊學校場地煥然一新,外觀時尚、內里舒適。這得益于該村創新“集體領辦”模式。參與該項目的到村工作大學生鄭盛充滿干勁:“我們把發展民宿當作激活鄉村的關鍵一招!這塊1600多平方米的地方,建成了裝配式民宿,現在水、電、綠化等基礎設施都已建設完成,拎包就能入住?!?/p>
為了配合云竹湖沖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造鄉村振興樣板,下赤峪村成了暑假里的香餑餑?!斑@里環境好,就在湖邊,從榆次開車過來個把小時?!背:团笥褋泶酸烎~的方德斌說,“周末常來住兩天,釣釣魚,吃吃地道的農家飯,特別解壓?!?/p>
正是看中了其優越的區位和環境潛力,河峪鄉引入企業、投資者等社會力量,利用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將農戶閑置的宅基地流轉出來進行民宿改造。
從偏良村的古韻新生,到巖良村的舊校蝶變,再到下赤峪村的規劃藍圖,榆社縣的民宿產業已從點狀開花走向串珠成鏈。暑假里,游客紛至沓來,享受清新空氣和悠閑田園,更因高速與高鐵織就的便捷網絡,讓云竹湖成為都市人觸手可及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