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18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5年)》。山西農業大學7種作物的8個品種榜上有名,其中骨干型品種5個、成長型品種2個、苗頭型品種1個。
2025年是加快實現種業振興“五年見成效”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按照全國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加強品種全鏈條管理工作部署,落實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更好保障農業生產品種需求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組織編制并發布了《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5年)》。目錄聚焦“糧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及重要戰略農產品,在2023年推廣目錄涵蓋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馬鈴薯、油菜、花生、大白菜、結球甘藍10種作物基礎上,新增了甘薯、谷子、高粱、黃瓜、西瓜、甜瓜、蘋果、梨、桃、甘蔗、茶樹11種作物。目錄著眼于分類指導農作物品種推廣應用,繼續沿用構建優良品種推廣梯隊的做法,發布品種類型包括骨干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型四種類型,分類遴選生產表現突出、深受農民歡迎的優良品種,形成了較為完整、遞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
根據上述分類原則,依據品種試驗、展示評價、主要品種推廣情況統計和種子企業生產經營等數據,經省級種業管理部門、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征集推薦、專家論證、社會公示、研究確定等程序,2025年共推薦優良品種326個,涉及骨干型品種126個、成長型品種102個、苗頭型品種68個、特專型品種30個。
種子被喻為農業的“芯片”,是糧食安全的核心基礎。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進種業振興行動,要求加快選育推廣自主優良品種,確保糧食生產所需良種實現“中國糧用中國種”。近年來,山西農業大學在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育成推廣了一批優良新品種、收集保存了一批種質資源、創新了一批育種技術,對山西種業發展和現代農業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山西把種業打造成為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引領支撐“特”“優”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記者 宋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