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8-06
路麗華
當一箱箱帶著泥土芬芳的山西果蔬,經智慧冷鏈24小時直達全國商超,不僅是新鮮的傳遞,更是一場農業流通領域的深刻變革。山西農谷智慧冷鏈物流園的崛起,以技術創新破解流通瓶頸,用模式革新激活產業動能,為鄉村振興與區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冷鏈力量”。
技術賦能,讓“新鮮”不再是距離的犧牲品。該園區采用國際領先的“氟+二氧化碳”復疊制冷技術,±0.5℃的精準控溫為果蔬筑起“保鮮屏障”,將損耗率降低45%以上,相較傳統冷庫實現了質的飛躍。智慧數據中心的實時監控、云管理系統的智能調度,更讓貨車周轉效率提升70%,昔日“貨等車、車找庫”的混亂場景一去不返。這種“科技+冷鏈”的深度融合,不僅延長了農產品的貨架期,更重塑了流通效率的天花板,讓“晉味”穿越山海仍能保持初摘的鮮美。
模式創新,讓“小農戶”也能搭上“大流通”快車。該園區并非高冷的技術孤島,而是用“管家式”服務溫暖著每一個市場主體:中小商戶租得起的倉儲空間、全程代辦的入駐流程、手機App的實時監控,讓李永鵬這樣的農戶告別了“運輸爛貨”的噩夢,4小時直達京津冀的冷鏈網絡,更讓山西農產品從“省內低價循環”走向“全國價值釋放”。這種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生態,正是冷鏈物流應有的民生溫度。
從田間到餐桌,冷鏈不僅是物理通道,更是價值橋梁。山西農谷的實踐證明,當技術創新打通流通堵點,當模式創新惠及產業鏈末梢,農產品就能突破地域限制,農民就能分享更多產業增值。隨著二期項目的推進,這座智慧冷鏈樞紐必將讓更多“晉味”香飄全國,為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更生動的“冷鏈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