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31
晉中市委黨校 李晶晶
晉中,這座曾以晉商文化與煤炭資源聞名的城市,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質生產力為支點,書寫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從傳統工業基地到新興產業高地,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晉中通過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華麗蛻變。
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老工業”到“新智造”的跨越
依托深厚的工業基礎,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鏈重構,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特別是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升級,是晉中轉型的突出亮點。晉中市立足豐富的煤炭資源稟賦,大力推動智能礦山建設和煤焦化產業轉型升級。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積極應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了多個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通過井下無人化開采、智能通風排水、遠程監控、巡檢機器人等技術的應用,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能耗,煤炭開采更加安全高效。在煤焦爐提升改造方面,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采用目前最先進的6.25米搗固型焦爐,建設焦爐加罩和大棚除塵系統,徹底解決焦爐生產過程中的無組織排放問題,不僅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還顯著提升了焦炭質量、煤氣綜合利用效率。
二、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搶占“低空經濟”“數字經濟”新賽道
瞄準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構建多元增長極。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憑借無人機研發與應用技術,躋身全球無人機領域五十強,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大氣治理等領域,并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成為低空經濟的“鏈主”企業。同時,晉中引入國內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深圳“優必選”中北區域總部,建設全國首個交通基建互聯網平臺“路橋云洲”,形成衛星遙感、北斗導航與5G通信融合的云智慧北斗產業園,為產業數字化注入新動能。在數字經濟方面,綜改區晉中開發區設立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企業“智改數轉”。經緯紡機通過全數字化棉紡生產線,將萬錠用工從百人降至10人;太重榆液依托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實現數據準確性提升至95%,庫存積壓降低30%,生產資金節約15%。
三、創新生態體系構建:從“要素驅動”到“生態賦能”的躍升
秉持“環境即生產力”的理念,通過政策、平臺、人才多維度構建創新生態。一方面,整合高校資源,推動“四鏈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2025年目標入駐科創團隊120個以上。另一方面,實施市校協同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如太原理工大學與太重榆液共建博士后工作站,攻克液壓核心技術。“榆液”標準成為國家標準,并載入全國高校專業教材。在政策支持方面,設立10億元產業基金,重點支持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項目,并推出“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服務模式,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在人才戰略方面,通過住房補貼、定向培養、校企合作等舉措,吸引高端人才扎根縣域,如山西灑拖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依托本土人才與供應鏈,主導制定《智能擦窗機器人國際標準》,產品出口52個國家,帶動祁縣玻璃器皿、太鋼精密件等“晉材出?!?。同時,大力培養和引進智能礦山、煤化工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供堅實智力支撐。
四、向“新”而行的晉中啟示
晉中市的華彩蛻變證明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并非“破”與“立”的割裂,而是“守正”與“創新”的融合。通過激活新質生產力,既讓傳統產業實現安全、綠色、高效發展,又讓新興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以創新生態賦能全域發展。未來,隨著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搶先布局,晉中市將繼續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晉中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