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26
新元煤礦5G+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生產場景
?
在潞安化工集團新元煤礦,智能化成為煤礦開采的新亮點。
從2020年建成全國首座5G煤礦至今,新元煤礦持續推進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全周期改造,逐步推進智能化建設由采掘工作面為重點向全礦井智能化轉變,煤礦5G應用場景已拓展至31個,煤炭開采更加安全高效。依托井下“超千兆上行”煤礦5G專用網,目前,新元煤礦不僅實現了礦井智慧化管理,也開啟了全市煤炭產業“智變”新征程。“過去,井下一出問題就得停工數日,現在井下設備出現故障,撥打視頻電話,就可以直通設備商進行遠程診斷。”新元煤礦5G+智能化礦井建設辦公室主任冀杰說。
從傳統人工作業到智能設備精準操控,從人工巡檢隱患到AI動態監測預警,從經驗主導決策到大數據智能分析……5G賦能,晉中越來越多的礦井智能化“長出”新模樣。
近年來,我市將煤礦智能化建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快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煤炭產業向著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邁進。目前已累計建成20座智能化煤礦,全市范圍內所有煤礦都普及了智能化工作面,全市先進產能占比97.88%,位居全省前列。壽陽在智能化礦井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已成為我省智能化礦井建設示范縣。
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平衡技術創新與安全生產的關系,我市既堅持“因地制宜”,結合煤礦地質條件、經濟效益等因素,有效推進適合煤礦轉型、地方發展的智能化開采技術;又堅持“分步推進”,在國有大型企業先行先試,積極研發先進煤礦智能化技術,推廣采掘智能化、輔助系統無人化、固定崗位無人值守或遠程監控、巡檢機器人應用,加快推進危險作業機器人替代進程。積極推動5G下井、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與煤礦安全生產的深度融合,實現各系統各環節互聯互通、有效聯動。
綠色開采是推動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同時,我市秉持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持續推進煤礦綠色開采,探索煤炭綠色開采技術路線,積極應用成熟技術,因地制宜開展無煤柱開采和保水開采,持續提高煤炭清潔綠色供應水平。目前,全市共有4個地方所屬煤礦項目入選2024年全省綠色開采煤礦建設名錄。
與此同時,加快推動煤電機組結構優化,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改造502萬千瓦,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127萬千瓦,完成率高達133.9%。
煤炭綠色開采是基礎,高端多元利用更關鍵。我市堅持“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的發展思路,扎實推進“煤改電”“煤改氣”“煤改醇”工程,推動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穩步提高。
近日,《晉中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明確提出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我市煤炭資源稟賦和焦化產業優勢,前瞻布局一批煤炭高質化利用新技術,通過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變革,延伸煤炭/煤瀝青到煤基人造石墨、石墨電極、碳纖維、碳基催化劑等高附加值產品技術鏈、產品鏈,加強煤、焦化與新型碳材料的多元互補和協同發展,提升我市煤炭產業和焦化產業的“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綠量”。
堅持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推動煤矸石工業固廢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利用,我市正邁出堅實步伐。6月18日,壽陽縣“雙千萬”噸級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綠色循環百億產業園啟動建設,以煤矸石處置“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落地原則,引進煤矸石分級分質、低熱值煤分離、生態土制備以及膠凝材料生產等項目,培育高低濃度瓦斯和乏風綜合治理項目,著力構建“煤炭綠色循環+清潔能源+生態修復”的產業體系。
從“資源依賴”到“創新驅動”,煤基固廢的綠色“蝶變”,不僅是生態治理的突破,更是我市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在“雙碳”戰略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我市因地制宜,不斷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特色化發展,促進煤炭原料化、高值化利用,既提升了煤炭產業的“含綠量”,也提高了煤炭資源的附加值,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