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時間:2025-07-21
下班后終于有了自己的時間,拿起手機打游戲、刷視頻,不知不覺已是凌晨;超負荷工作、臨時加班、準備考試,不得不熬到天亮……眾所周知,熬夜損傷身體,近日,“熬夜熬的是甲狀腺壽命”話題,更是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詢問,甲狀腺到底是什么,熬夜為什么會影響甲狀腺,體檢報告顯示有甲狀腺結節,該怎么辦?此前,有歌手稱自己甲狀腺癌晚期,雖然手術后已恢復,仍讓很多人對甲狀腺疾病心存疑懼。
熬夜會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失調
甲狀腺位于喉結下方2~3厘米處,形似蝴蝶,呈對稱狀。成年人的甲狀腺約20~30克,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它無時無刻不在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細胞代謝,提高全身器官工作效率。
人體中心臟、胃腸、大腦等絕大部分器官都攜帶受體,以吸引甲狀腺激素前來“輔助”工作。由于甲狀腺把控著各器官、組織的正常運轉,因此被稱作頸部的“命門”。
為什么說熬夜會消耗甲狀腺壽命?人體激素分泌與睡眠節律息息相關,熬夜打亂了作息時間,會擾亂激素分泌規律。
對甲狀腺來說,熬夜會讓內分泌激素水平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間長了甲狀腺就出現增生結節和腫瘤。
近年來,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都會出現甲狀腺結節。有數據顯示,我國甲狀腺疾病患者已超2億人,女性甲狀腺發病率高于男性。
除了熬夜,工作壓力大、常加班、免疫力低、抽煙酗酒及妊娠期也有可能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有哪些
?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
甲亢是由于甲狀腺合成并釋放過多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進而引起心悸、食欲亢進和體重減輕等臨床表現。
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發的疾病,病因較復雜。碘攝入量不足是引發甲減的原因之一。
甲狀腺炎種類多樣,大多是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的甲狀腺破壞,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
甲狀腺結節是青年人較為多發的甲狀腺疾病,且呈現女性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的現象。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無明顯的癥狀表現。甲狀腺結節分為良惡性,惡性結節即為甲狀腺癌。
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甲狀腺有問題
脖子增粗:甲狀腺位于脖子正前方,出現問題時,可能會有甲狀腺腫大,因此會讓脖子看起來變粗了。嚴重時還會影響發聲、吞咽和呼吸。
體重驟增或驟減:如果近期飲食和運動習慣都沒有改變,而體重卻驟增或者驟減,很可能是甲狀腺出了問題。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人體分解代謝降低,體重會明顯增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分解代謝旺盛,體重隨之下降。
大便異常:甲狀腺激素過少,腸蠕動減慢,會導致便秘。相反,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導致一天好幾次大便的情況。
出汗異常:甲狀腺激素減少,會導致汗液、皮脂分泌減少,從而導致皮膚干燥、粗糙。甲狀腺激素增多,則會讓皮膚變得潮濕、多汗。
有甲狀腺結節怎么辦
1.當良性可能性大的結節超過2厘米、輕度懷疑惡性的結節超過1.5厘米、懷疑惡性的結節超過1厘米時,建議做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檢查,大部分可得明確結果。
2.甲狀腺癌多數情況下需手術治療,需聽取醫生建議。
3.明確良性的結節每年復查一次即可,若一直無明顯變化,可隨病程延長復查周期至2~3年一次。
4.日常注意調節情緒,少生氣,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過度勞累。
醫生提醒,平時沒事,可以通過摸頸部自檢,如果出現脖子出現隨吞咽活動的腫塊,腫塊導致吞咽或者喘氣不適,腫塊長大且摸上去很硬,需要注意是否是甲狀腺出現問題,并及時到醫院檢查。
怎么盡量降低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嚴格地說,超過23點就算熬夜。不算熬夜但不推薦的是,習慣性晚睡晚起。睡眠不規律,忽早忽晚,忽長忽短,比熬夜危害更大。
從健康角度講,盡量不熬夜,如果由于工作等原因不得不熬夜,可以通過一下方法減輕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1. 攝入足夠的水分。熬夜過程中要注意補水,最好不要喝咖啡或濃茶類飲品,更不要大量抽煙,以避免疊加傷害;
2. 及時補充營養。喜歡熬夜的人飲食常常不規律,不能按時用餐,導致消化功能出問題。但在熬夜后可以迅速休息,就要注意少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等好消化、清淡食物為主;
3. 從食物品類選擇上,可以注意適當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4. 適度戶外運動。新鮮的空氣有助于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同時對調整情緒意義積極;
5. 及時補充睡眠。對于經常熬夜的人而言,建議盡量減少上午補覺時間,適當增加午睡時間;
6. 非藥物療法。在出現一些失眠、疼痛等癥狀之后,可以采取穴位按摩等方法調整。仍然不能解決時可到專業醫療機構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