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18
煤海深處,烏金翻涌。
作為山西靈石昕益旺嶺煤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礦長,王茂華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山西靈石昕益旺嶺煤業有限公司井下各工作面的作業現場、智能化集控中心、主題黨日活動現場……他將理想信念熔鑄于礦山發展,用創新智慧點亮安全之路,以科技賦能引領智慧變革,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一曲奮進贊歌。
創新管理 守護生命紅線
“只有生產環境安全,企業的生產經營才能正常運轉,才有可能持續創造價值和利潤?!边@是王茂華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王茂華看來,班組職工是事故隱患的制造者,更是事故隱患的排查者,只有不斷提高班組職工的危險源辨識能力,才能有效消滅制造事故隱患的無意識行為,提高安全自保的能力。
因此,王茂華親自帶隊,組織部室、隊組管理人員以及技術骨干,對井下所有工作崗位工種開展了包括1次年度辨識、4類專項辨識、1次崗位辨識在內的“141”風險辨識評估,及時管控安全風險,營造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
與此同時,王茂華創造性地提出了在講工作任務前,講事故警示教育、講風險、講隱患、落實管控措施和隱患整改“三講一落實”的班組安全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班前會既是工作安排會,又是職工辨識風險的學習會,職工對崗位風險的辨識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思考,安全生產總體狀況變得更加穩定可控。
王茂華在煤礦安全管理方面的創新不只有這些,他還組織編制了各崗位工種“應知應會”手冊,通過手指口述不斷提高各崗位職工識別危險的能力,增強了職工防范事故的應變能力,杜絕了事故隱患的產生。在他的帶領下,職工的安全自保意識不斷提高,旺嶺煤業安全生產水平得到切實提高。
“我們以后還要建立更加堅實的技術保障體系、更加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把‘安全閥’擰得更緊更牢?!?王茂華目光望向入井通道,語氣堅定。
銳意進取 引領智慧變革
走進旺嶺煤業的智能化集控中心,大屏上數據跳動,顯示器上智能化設備讓人為之驚嘆,這樣的場景離不開王茂華主導的智能化改革。
多年來,王茂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順利通過了智能化礦井驗收。從此,礦井實現了“采掘設備智能化、系統運行自動化、固定崗位無人化、設備監控可視化、信息傳輸集成化”的目標。
“智能化不是要用冷冰冰的機器替代人工,而是要把職工的作業內容從重體力勞動轉變為輕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要讓大家的勞動強度降下來?,F在,我們實現了智能化,礦工們都從‘黑臉漢子’變成了‘藍領工匠’,告別了以往的苦累臟險?!蓖趺A高興地講述著礦上的變化。
如今,旺嶺煤業每月可節約電費20萬元,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實現了集中控制一鍵啟動;采煤隊人員人均工效提高了1.5倍,人均噸數提高了48噸;掘進隊操作人員人均工效提高了1.7倍,人均掘進提高了0.5米。這些數字的背后,正是王茂華對“少人則安、無人則安”理念的生動詮釋。
忠誠擔當 彰顯初心本色
翻開王茂華的筆記本,文字密密麻麻,既有理論學習的心得體會,更有破解工作難題的靈感,筆記本幾乎成了他解決問題的“工具箱”。
“我是黨員、是黨支部書記,我有責任帶領大家不斷學習、創新、提高工作水平,有時候不知道怎么做,就看看筆記,希望自己能夠學以致用。”王茂華這樣說,也照此做。工作中,他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從來不怕啃“硬骨頭”,面對難題總是全身心投入,帶領團隊攻堅克難。
礦上存在設備不靈敏的問題?那就讓它靈敏起來!
生產成本高,材料消耗大?那就讓它降下來!
面對問題,王茂華很“較真”。他成立了科技創新工作室,帶頭研發了電機車語音信號報警觸發裝置,改變了原有觸發裝置不靈敏、不可靠、頻繁損壞的狀況,保證了列車語音報警信號的可靠性。此外,他還研發并使用W鋼帶成型沖孔流水一體機,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并使回收鋼帶得以重復利用,降低了材料消耗,全年為礦井節約資金約500萬元。
滿腔熱血灑礦山,幾度春秋寫輝煌。王茂華以堅定的理想信仰筑牢對黨忠誠的基石,用初心不渝、矢志拼搏擦亮能吃苦、肯奉獻的擔當底色,用實際行動在煤海深處寫下了最動人的奮進篇章。
本報記者 張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