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17
7月14日,走進位于榆次區北田鎮東雙村的晉中長青種養專業合作社,核桃樹下,一群白白胖胖的大白鵝在林間來回穿梭,養殖戶正忙著投食喂水。
“把鵝養在核桃林中,實行生態放養,林間雜草成了大鵝的天然綠色飼料,在節省飼料成本的同時,解決了每年4至5遍的雜草清理問題,鵝糞還能成為核桃樹優質的肥料,增加有機質含量,提高園區綜合效益?!焙献魃缲撠熑顺趟┗⒏吲d地說著,鵝群散養的活動空間大,品相和肉質俱佳,通過林下養殖不僅有效利用土地資源,還有力推動了當地群眾致富增收,可謂一舉多得。
晉中長青種養專業合作社專業從事核桃種苗繁育和核桃生產、加工、營銷等,現有社員60余人,重點推廣抗晚霜、豐產、薄皮的元豐、晉綿1號、禮品2號等系列優良品種。作為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基地,合作社依托山西省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院,通過專家團隊進行晉綿1號、禮品2號等核桃優良品種的試驗示范,先后承擔了中央財政和省級林草科研項目,并在市、區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下,摸索出“核桃方塊芽接技術”,嫁接成活率達到95%以上。
“‘晉綿1號’是從核桃實生群體中選優的晚實新品種,具有結果稍晚、生長勢強、適應性強和經濟壽命長等特點,2016年1月通過山西省林木品種省定委員會省定?!Y品2號’是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70年代末期在引種新疆紙皮核桃實生后代中,選出培育的核桃新品種,具有豐產、抗病、抗寒、堅果外表美觀等特點,2022年1月通過省林草局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背趟┗⒔榻B,目前,基地面積達300余畝,年生產優質核桃8萬至10萬余斤。
為了進一步提升綜合效益,合作社秉持“向空間要效益”理念,立足林地資源優勢,創新發展立體種養模式,逐漸蹚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農民富的林下經濟新路徑。利用間作套種的模式,在核桃新品種栽植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寬窄比例種植油用牡丹、金銀花、地參等。與此同時,2020年開始從山東引進百子鵝500只,充分利用土地、光、熱、氣、肥、空間等因素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總產量,推動種養一體化,不僅能使核桃達到預期效益,而且還能增加額外的經濟收入,形成“林果(草)、林禽”相互聯系的立體生態農業體系,使樹體營養得到合理吸收,達到立體結果,最終增強樹勢,提高核桃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尤其是面對近年來核桃價格持續走低和晚霜、干旱等氣候異常等情況,通過林下養鵝,既節約除草的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園區的綜合效益,形成了“鵝吃林中草、草肥林下鵝、鵝壯林中樹、樹下搞養殖、樹上有果賣”的綠色循環農村產業經濟。目前,合作社可年孵鵝苗3萬只,養殖鵝0.3萬至0.5萬只。
合作社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品種優良化、營銷品牌化運作,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加工營銷,社員越來越多,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還新采購了核桃油壓榨機等設備,產量和效益一年一個新臺階,現在帶動合作社社員種植面積達到2萬余畝,核桃樹與大鵝帶來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及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市各地也在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擴大發展規模,優化發展布局,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供給,有效推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記者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