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17
晉中市委黨校 冀泓彤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于城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近年來,晉中市堅持把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聯外、和內兩個維度,全力打造高品質的理想城市。
一、聯外廣開新局,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
暢通對外通道,深化要素協作,是提升城市能級、釋放發展潛力的必由之路。聯外廣開新局,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要求我們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筋骨,以產業協同互補為紐帶,以文化要素互通為血脈,全方位、多層次推進與周邊城市的“硬聯通”與“軟對接”,構建要素互通、利益交融的發展共同體。
(一)以建為脈、彰顯獨特的“晉中魅力”
近年來,晉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書記常書銘“要以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為牽引打好‘城市牌’”,把晉中打造成為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布局一體化。隨著太原、晉中兩地人員、物資、資金高效流動,產業發展更加緊密。通過共建農業基地,全面承接省城農業產業轉移和主要農產品供應;通過共筑產業鏈條,發展臨空經濟,全力推進吉利等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擴展,形成太原經濟圈具有引領性和標志性的戰略性新型產業;通過共建飛地經濟,以晉中壽陽縣與太原迎澤區合力打造的平頭融合發展區為范例,建設太原“衛星城”,全力建設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基礎設施一體化。近年來,太原、晉中兩市持續提升道路互通水平。晉中和太原之間構建15分鐘交通圈,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由“通”向“融”邁進。太原地鐵1號、3號和4號線南延、太原至太谷輕軌、太原至平遙輕軌等項目已列入規劃?;A設施的完善對于打破區域壁壘,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進一步推動晉中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文為魂、厚植深沉的“晉中底蘊”
晉中市坐擁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璀璨文化瑰寶,文化資源底蘊深厚,是晉商故里和晉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晉中市以文旅融合為翼,吸引八方來客,借文化之力提升城市知名度與軟實力,讓古韻與現代交相輝映。
2024年8月,晉中市重磅打響“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激活晉中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自《黑神話:悟空》上線以來,我市取景地雙林寺、鎮國寺的游客量增長5倍以上;《又見平遙》實景演出,左權歌舞劇《烽火家書》,張壁古堡數字文旅體驗項目《沉睡的古堡》等等,晉中文旅市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書寫了文旅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答卷。
二、和內凝心聚力,精繡美麗宜居新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绷⒆阈掳l展階段,要堅持和內凝心聚力,以匠心雕琢城市肌理,以“繡花功夫”提升治理效能,聚焦環境優化與民生福祉,精繡美麗宜居新圖景。
(一)以人為本、傳遞溫暖的“晉中溫度”
晉中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惠及民生,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更具質感、讓晉中這座城市更有溫度。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農村舊貌換新顏;養老配套更加充分,改造升級了300余個社區養老幸福工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成為了打造“銀發經濟”的城市輻射點;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太原師范學院陶行知實驗學校、晉中學院實驗學校正式啟用;健康晉中增速提質,山大二院南院開診,我市被評為全省唯一的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今年晉中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16項民生大禮包,每一項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未來城市發展更有溫度。
(二)以綠為韻、塑造靚麗的“晉中形象”
打造四季有綠、處處見景的“生態之城”,晉中市城區利用裸露地、閑置地等,相繼打造200余個“口袋公園”;打造底蘊深厚、喚醒鄉愁的“人文之城”,晉中市將紅色文化、時尚元素融入街區打造和街景設計,建設歷史文化街區,合理布局幾十個城市書吧,全年無休免費對外開放,極大豐富了周邊居民的閱讀與學習生活;打造干凈整潔、安靜有序的“清新之城”,消除“泥濘路”“斷頭路”“煩心路”,通過規范臨街擠占資源、在各主干道實施降側石工程等方式,新增3萬余個停車位,并督促20余家單位錯時向社會開放學校體育場、停車場、公廁,讓群眾充分共享社會資源。從晉中市大力提升城市形象所做的努力上,可以看出晉中對維護城市形象、改善居住體驗所展現的誠意。
新經濟時代,“新地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根本邏輯。即:“城—人—產”,以城引人、以人促產、產城融合、美好共生,不斷賦能前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晉中市也正在遵循這個邏輯,不斷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奮力標定時代發展高度,全力打造宜居宜業之城,讓晉中城市更加有品、發展更加有質、民眾更加有感,助力城市能級躍升,煥新城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