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間:2025-07-08
帕金森和抑郁,聽起來好像是兩回事,一個是身體上的病,一個是心情上的事兒。但其實,它倆常常沆瀣一氣,讓人感受到從內到外的困擾。
每年9月是腦健康月,借此全民關注“頭”等大事的契機,我們來聊聊帕金森和抑郁帶來的那點腦海中的“陰雨天”。
老李的故事
老李,今年65歲,是一位退休工人。他特別喜歡擺弄花花草草,時不時給院子里的植物修修剪剪,生活原本悠閑愜意。
不過,三年前,老李突然發現自己走路變得有點兒慢,手指也時不時地抖個不停。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他會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常常無緣無故地煩躁。
一開始,老李以為這是年紀大了的正?,F象,就沒太在意。可誰知道,問題越來越嚴重:老李發現自己不僅走路變得緩慢,手抖得連端碗喝水都開始灑得滿褲子都是,連系個鞋帶都變得困難重重。最后,家人看他這狀態不對勁,到醫院一查,果然是帕金森病找上門了。
開始吃藥控制帕金森病后,老李原以為日子能恢復平靜,但很快發現,自己的心情一天比一天糟。原本對種花弄草的熱情一下子全沒了,整天無精打采的,連跟人說話都變得越來越少。家里人看他這樣,擔心得不行,趕緊帶他去看精神科。結果,醫生說老李還真是有點抑郁。
老李一邊繼續治療帕金森病,一邊開始接受抗抑郁治療。漸漸地,他的情緒有所好轉,雖然帕金森病還在,但至少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熱情,尤其是對園藝的愛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帕金森病和抑郁癥常常會一起來攪局,需要我們同時關注它們。
01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慢“磨”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盯上中老年人。它的“三件套”典型癥狀:慢(動作遲緩)、抖(震顫)、僵(肌肉僵硬)。
慢,也就是動作越來越慢。帕金森病患者會發現自己做什么都慢了下來,從系扣子到走路,感覺像被按了慢速鍵。時間不夠用,生活變得很麻煩。
抖,就是不由自主的震顫,尤其是手部。這種抖動在安靜的時候更明顯,尤其是在患者試圖放松的時候,反而會變得更嚴重。不僅影響生活,讓人心煩意亂,甚至有些社交尷尬。
僵,指的是肌肉的僵硬感,特別是在早晨剛起床時最明顯。讓人覺得身體像是被“鎖住”了,行動不便,關節活動受限。有時候,這種僵硬感還會伴隨著疼痛,讓患者更加難受。
除了慢抖僵,帕金森病還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比如睡眠障礙、嗅覺減退、體位性低血壓、便秘等一系列麻煩事兒,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02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這么輕描淡寫。它是一種深刻影響身心的疾病,會讓人覺得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灰色。抑郁癥患者經常會感到持續的情緒低落、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甚至對未來失去希望。
情緒方面,患者常常感到深深的悲傷和絕望,就像整個世界壓在了自己身上一樣;
認知方面,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么事都做不好,甚至會有自責、自罪的念頭;
行為方面,抑郁癥患者可能會減少社交活動,變得不愛出門,整天宅在家里;
身體方面,抑郁癥會帶來持續的疲憊感、睡眠問題、食欲改變等癥狀,有時還會出現疼痛、胃腸不適等軀體癥狀。
03帕金森病與抑郁的關系
研究表明,差不多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在某個階段出現抑郁癥狀。這個現象不僅僅是因為面對慢性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更因為兩者在大腦中的生物學機制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中,多巴胺這種重要的神經遞質會大量減少,而抑郁癥的背后,其實是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在作怪。多巴胺不僅在控制運動上起作用,還直接影響情緒調節。當多巴胺不足時,患者不僅會感到身體不聽使喚,還會覺得情緒低落,失去生活的動力。
其次,帕金森病還會影響大腦中一些專門負責情緒調節的區域,比如杏仁核和海馬體。當這些區域功能受損時,患者的情緒也會隨之波動。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會在身體癥狀出現后,逐漸感到情緒上的變化。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在運動癥狀出現之前,常常會先表現出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等抑郁癥狀。這種“帕金森前期抑郁”往往被忽視,因為它出現在典型的帕金森運動癥狀(如震顫、行動遲緩、僵硬)之前。
與普通抑郁癥不同的是,帕金森病相關的抑郁在生物學機制上與大腦多巴胺系統的退化密切相關,而不是單純的心理或情緒問題。
當帕金森患者開始出現明顯的運動癥狀后,抑郁癥狀可能進一步加重。這不僅是由于運動功能障礙帶來的生活不便與社交活動減少,更因為運動癥狀的加重常常伴隨著大腦中其他神經通路的退化,如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區域(如杏仁核和海馬體)的功能下降。
治療方面,在普通抑郁癥的治療中,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等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情緒。然而,帕金森病相關的抑郁由于主要涉及多巴胺系統的退化,SSRIs和SNRIs的療效有限。
針對帕金森抑郁,臨床上還需要采用多巴胺激動劑、左旋多巴等藥物,通過提高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來改善情緒狀況。這類藥物不僅對運動癥狀有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抑郁癥狀。
04如何應對帕金森病中的抑郁?
面對帕金森病和抑郁的雙重夾擊,患者和家屬不應該灰心喪氣,而是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小建議:
早發現,早行動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者家人有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疲倦乏力等癥狀,千萬別忽視。這可能是抑郁的前兆,早期識別和及時干預是關鍵。別不好意思,找醫生聊聊,讓專業人士來幫你渡過這段難關。
綜合治療,兩手抓帕金森病的治療不能只靠控制身體癥狀,情緒管理同樣重要??挂钟羲幬镌谂两鹕』颊咧型Ч诲e,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心理治療,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BT),也可以幫助你調整思維方式,緩解負面情緒。
保持活力,動起來雖然帕金森病讓你行動不便,但適度的運動絕對不能少。散步、太極、游泳這些活動不僅能增強體力,還能提升心情。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對抗抑郁的效果明顯。
別孤單,保持社交社交活動對情緒的影響不容小覷。別因為帕金森病而把自己封閉起來,和朋友家人多待待,哪怕只是一起喝杯茶、聊聊天,都能讓你的心情變好。參加一些適合自己的社交活動,比如讀書會、志愿者活動,也能讓生活充實起來。
健康飲食,保證營養吃得好,身體才棒。帕金森病和抑郁癥可能會影響你的食欲,但保持均衡的飲食很重要。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水果蔬菜,攝入適量的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有助于維持身體和大腦的健康。
睡個好覺,別熬夜帕金森病患者經常會有睡眠問題,而睡眠不足會加重抑郁癥狀。試著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給自己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如果失眠嚴重,別硬撐,找醫生幫忙調整。
因人而異,個體化治療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治療方案也應該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劃,別忘了跟醫生保持溝通,及時動態調整方案。
帕金森病和抑郁是一對不易對付的“組合”,但并非無解。就像老李的故事所展示的那樣,及時識別并采取行動,可以讓患者在這段“陰雨天”里找到陽光。面對帕金森病,我們不僅要關注身體的癥狀,也要關注心理的變化,科學的治療和樂觀的態度是戰勝這些挑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