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03
晉中市委黨校 羅一平
在新時代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人才已成為撬動產業升級的核心杠桿。晉中,這座地處山西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正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將人才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用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澆灌產業“沃土”,書寫著產才深度融合的時代答卷。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集群崛起,從科技創新突破到鄉村振興實踐,晉中通過系統性人才工程,激活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池春水”。
政策引領,廣聚人才“活水”。在政策層面持續發力,打出了一套吸引人才的“組合拳”。在全省率先出臺《晉中市推進高質量發展柔性引才實施辦法(試行)》,樹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柔性引才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傳統人才引進的束縛,讓更多掌握關鍵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人才能夠“為我所用”。通過顧問指導、項目合作、技術入股、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柔性引進“候鳥型”人才,為晉中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技術。同時,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從《晉中市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辦法》到《改進市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流動辦法》,再到《晉中市對新引進急需緊缺專業高校畢業生發放補貼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涵蓋了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各個環節,為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這些政策的實施,讓人才在晉中能夠安心工作、潛心科研、舒心生活,極大地激發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平臺搭建,匯聚創新力量。積極搭建各類平臺,為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晉中市立足自身優勢,用好大學城和職教港科教資源集聚優勢以及太晉一體化發展優勢,搭建引才聚才平臺。通過開展黨政正職訪名校、企業家進校園、“千企聯百?!钡然顒樱訌娕c高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例如,太谷區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建校友招商引才基地,引進人大技術團隊就瑪鋼技術攻關、產品升級進行合作;祁縣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建玻璃材料研發和檢驗檢測科研基地,聘請13名教授、博士為玻璃器皿專業鎮智庫專家,推進產業創新發展。這些合作不僅為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也為高??蒲谐晒D化提供了實踐平臺,實現了互利共贏。
產才融合,激發產業活力。產才融合是晉中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晉中市把產才融合作為發力點和突破口,通過重點產業全產業鏈聚集發展布局人才工作,加大產才融合力度,推動形成“產業引聚人才、人才賦能產業”的良好局面。針對產業特色發展需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夯實專業鎮、產業鏈等重點領域人才政策支撐。如《晉中市引進大學生發放甲醇汽車補貼實施辦法》《太谷區專業鎮、重點產業鏈人才專項政策十條(試行)》《祁縣玻璃器皿產業工人技能等級評定實施意見(試行)》等。這些政策的出臺,吸引了大量人才投身到晉中特色產業中,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在產才融合的過程中,注重加強職業教育與產業的對接。中高職院校緊扣地方產業發展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優化系部專業設置,深入推動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使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有效銜接。例如,晉中市職業中專學校與相關企業開展“校企雙師互聘”,共同探索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晉中職業技術學院與山西大華玻璃實業有限公司、平遙寶聚源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政校行企”聯動融通機制,共建實訓基地和產業學院文化展廳。通過這些合作,培養出了大批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人才“活水”的不斷涌入,讓晉中產業“沃土”生機盎然。在新興產業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202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新一代技術信息產業比上年增長16.7%,新材料產業增長13.0%,高端裝備制造業增長3.3%。新動能新業態加快成長,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7.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7%。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增長45.0%,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分別增長56.4%、62.6%。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人才對晉中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晉中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創新的機制、更優質的服務,廣納天下英才。未來,晉中必將以人才“活水”持續澆灌產業“沃土”,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譜寫更加壯麗的篇章,為中部地區崛起貢獻“晉中智慧”與“晉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