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6-30
本報記者 張 琦
一流的營商環境方可提升經營主體的獲得感、滿意度。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才能為企業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環境。近年來,我市錨定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目標,不斷增強土地等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打出一系列創新“組合拳”,加快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提質增效優服務
惠企便民暖人心
“準備好材料,很快就能辦完登記,比以前方便多了!”
“現在辦理很便捷,再也不用東跑西問了!”
“現在‘地證同交’,大大壓縮了辦證流程,給我們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
方便!快捷!便利! 這3個詞是近年來我市不動產登記交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最頻繁聽到的評價。
今年5月,晉中龍湖天境二期的業主們參加了一場盛大的“交房即交證” 儀式,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業主們完成了資料審核、房屋驗收、手續辦理等流程,在收房當天就拿到了紅彤彤的不動產權證書,真正實現了“住權與產權同步”。
在介休市不動產登記交易服務中心,盡管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但工作人員仍然坐在窗口,為辦理業務的群眾耐心解決各種問題。介休市高標準打造出“介子登”企業服務直通車品牌,專班進駐產業園區開展“駐點登記”,為32個重點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
……
這皆是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不動產登記服務與企業、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市將企業和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簡化不動產登記流程、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限。此外,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動靠前服務,對符合“成交即發證”條件的項目,同步完成不動產登記。2024年以來,全市146個項目實現了“地證同交”,頒發證書167本;28個項目實現了“房證同交”,頒發證書9789本。
企業和群眾在拿到土地或房屋的同時,就能拿到不動產權證書,真正做到了“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這一系列舉措為企業融資、群眾落戶提供了極大便利,贏得廣泛贊譽。
用地保障再強化
項目推進提速度
青銀二廣高速公路、國道208線、國道339線、榆次區修文污水處理站尾水人工濕地……一個個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工程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這得益于我市加快推動各類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大力推進建設用地保障提速增效的一系列舉措。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用地服務保障效能,今年以來,我們成立了工作專班,針對‘一泓清水入黃河’項目、省市重點工程項目用地保障進行研判,化解各類難點堵點,力求提高土地報批質效?!?/p>
土地要素保障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亦是推進各大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的重要保障。我市高效承接用地審批權下放事宜,先后出臺工作方案和審查細則,變“先組卷后審查”為“邊組卷邊審查”,按業務內容劃分單元模塊,成熟一個受理一個,完成一個審查一個,由“起點齊”變為“終點齊”,為全市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發揮市縣兩級土地要素保障專班作用,強化部門協同聯動,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和用地需求,研究解決土地報批難點堵點問題。用活部省用地政策,優化報批流程,持續做好用地要素保障。
“標準地”改革不停步
營商環境再升級
只有持續做好要素保障,才能營造出良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我市聚焦企業需求,按需施策,不斷改革創新,精準有效落實要素保障,亮點頻出。
積極儲備“標準地”,用好7項區域評價全部完成的工作成果,將用地報批后的土地按照“三通一平”要求,推進土地儲備入庫;加強督導調度,充分發揮“標準地”改革領導小組職能,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并根據工作進展予以調度; 加強業務指導,著力解決改革中面臨的新問題……一項項強有力的舉措,共同構成了優化要素保障的合格答卷。
與此同時,我市將“標準地”制度向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擴展,并鼓勵企業結合產業實際情況采取彈性出讓方式拿地。在和順縣,1宗工業用地采取了彈性年期方式供應,出讓年限10年,面積20畝;在昔陽縣,1宗工業用地采取了長期租賃方式供應,租賃年限20年,面積31.54畝……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積極的探索創新,有效減輕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也讓企業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從“地證同交”的暖心舉措,到建設用地保障的服務提質,再到“標準地”改革的縱深推進,我市始終堅持以高效的要素配置激活市場動能,以優質的營商環境打造發展高地。未來,我市將繼續強化要素保障能力,提高土地報批質效,提升土地供給水平,持續打好要素保障“組合拳”,真正讓晉中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