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5-28
“以前種紅薯靠經驗,現在靠科技,這膜下滴灌、大壟雙行種出來的紅薯,個大、味甜,一上市就被搶光了?!?月25日,在太谷區子平家庭農場紅薯育苗基地,種植戶王大姐一邊麻利地將嫩綠的紅薯苗捆扎裝車,一邊向記者分享豐收喜悅。眼下正值紅薯苗移栽黃金期,廣袤田野里,科技賦能的紅薯種植新模式正讓普通紅薯變身農戶增收的“金疙瘩”。
在子平家庭農場,綠油油的紅薯苗鋪滿育苗大棚,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泥土氣息。大白大地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農場負責人郝子平指著田間整齊排列的壟溝介紹:“我們采用的‘西瓜紅’組培苗搭配大壟雙行模式,比傳統一壟單行多種1300至1800株。壟距拓寬后,不僅通風透光,還方便大型農機作業。膜下滴灌既能保溫保濕,又能減少雜草蟲害?!?/p>
“今年1000余畝地我們將全部采用新種植模式,來訂購薯苗的農戶比往年多了三成?!焙伦悠诫y掩興奮。據了解,這種集大壟雙行密植與膜下滴灌于一體的種植技術,不僅節約農資成本,還通過規模化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隨著該模式的推廣,太谷紅薯產業正走出一條科技興農、產業富民的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 “太谷樣板”。
記者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