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5-26
今年以來,和順縣青城鎮進一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按照縣委“兩區兩線一中心”整體布局,立足鎮域實際,發揮自身優勢,精心打造青城村1個精品示范村,井洼村、王汴村、大窯底村3個提檔升級村,前虎峪村、后虎峪村、趙莊峪村、柳科村、當城村、大雨門村、石馱坪村、新莊村8個環境整治村,奮力描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優環境,打造宜居家園。青城鎮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重要抓手,深入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面整治私自亂拉亂掛、老舊雜亂的“三線”現象,從根本上改善鄉村面貌。同時,加快推進大窯底村和柳科村的人居環境提升項目,在部分村莊新建公共衛生間,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探索創新管理模式方面,以百備村為試點,積極引入物業管理進農村模式,提升農村環境管理的專業化和規范化水平;以王汴村為試點,創新農村垃圾運轉處理新辦法,有效解決垃圾處理難題,推動鄉村環境更加整潔優美,村民生活品質顯著提高。
抓產業,激發發展活力。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青城鎮充分利用“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的交通優勢,將古人類遺址、虎谷墳、五角楓、舊寺鋪等自然風光與黃榆嶺、太行龍口景區、水簾洞等分散景點串聯起來,精心打造“游在青城、玩在青城、樂在青城”主題旅游線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玩,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深挖古人類文化、紅色文化、明朝王尚書“廉”文化等歷史文化底蘊,以文化根脈塑造發展脈絡,為發展鄉村旅游注入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梨園、大棚種植區為載體,大力推廣田園觀光農業綜合體項目,發展“農業采摘+文化體驗+旅游觀光”新業態,實現農業與旅游、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積極建設文旅康養區、果蔬種植區和畜牧養殖區,著力提升太行斷裂帶可觀、可玩、可獲利的村集體“造血”功能,推動現代農業提檔升級,促進生豬養殖取得新的突破,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強治理,提升鄉村效能。健全管理協調機制,推行掛榜揭榜制度,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為鄉村發展儲備人才,不斷提升干部干事創業、爭先創優的活力,有效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用好“班子成員包片——47名鎮干部包村——97名村干部包戶”三級責任包聯體系,注重以點串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形成權責分解明確、壓力傳導明晰的工作矩陣。強化典型引領,深化文明鄉村、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大力開展美麗人家及星級文明戶創評行動,打造大窯底村基層治理樣板村、王汴村平安法治樣板村、百備村民主治理樣板村,以點帶面,推動鄉村煥發新活力,營造文明和諧鄉村新風尚。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