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5-21
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入春以來,隨著氣溫不斷轉暖,我市各地陸續進入農忙時節,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也隨著耕作繁忙進入新的活力期。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2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
起步即沖刺。從農業“首季報”看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整體態勢穩中有進,這是市委、市政府堅持將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國之大者”取得的實質成效。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立足“糧畜菜果”主導產業,扛牢政治責任,發揮比較優勢,逐項挖掘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突破點、增長點,以高位部署、高頻推進、高效落實,全力筑牢農業現代化發展根基。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多次帶隊深入田間地頭、農業企業、產業園區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專題會議、推進會議,聚焦種業振興、智慧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關鍵領域,深入了解農業生產經營痛點、產業鏈條堵點和農民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保障舉措,全面彰顯市委、市政府以更大力度建設農業強市的堅定決心,有力推動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市委書記常書銘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力,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守牢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星指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發展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果。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段燕瑞表示,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牢牢把握春節、元宵節前后農產品需求大、價格偏高的市場規律,聚焦設施蔬菜和畜牧養殖兩大產業,狠抓蔬菜、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充分滿足市場供給,推動蔬菜和畜牧產量、產值雙提升,帶動農業農村經濟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他認為,從首季“開門紅”奮戰全年“滿堂彩”,還要緊緊扭住“穩”的關鍵點,找準“進”的突破口,大力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設施蔬菜增效行動、畜禽養殖增量行動、水果種植提質行動,在穩中求進、在進中求固,確保農業農村經濟穩定增長。
穩是韌勁,進是發展。從全市農業農村經濟4.7%的增長率看各地區的一產發展效能,榆次區依托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增速領跑全市。這里一個個農業基地、項目現場,奮進熱情戰鼓猶酣,實干沖鋒號角愈響。
這里有“干起來”的沖勁。實施引商、引資、引技、引才“四引”戰略,推動華龍科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代化蘋果種植基地和浙江天合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千畝麒麟西瓜種植項目落地生根;扶持本土返鄉人才創建金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建設千畝設施水果示范基地,以規?;?、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生產經營,引領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里有“動起來”的強勁。持續夯實優質高端畜禽繁育發展基礎,推動養殖方式向規?;?、集約化、自動化方向轉變,一季度,全區生豬出欄9.56萬頭,扭轉生豬生產不利局面。
這里有“熱起來”的闖勁。推動現代種業項目發展,繁育甘薯2級原苗10畝,建設300畝國家級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1個,建設300畝省級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1個,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加快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榆次區副區長孫文韜表示,全區上下強化服務意識,深化拓展政企“一對一”服務機制,以行之有效的真招實招,為農業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全面激活發展內生動力,助力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做優。今年,榆次區共布局農業產業項目129個,目前開工水利、設施提升等項目108個,拉動總投資5.7億元,9個重點項目正在有序實施。榆次區將進一步堅定信心、乘勢而上,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強化科技賦能與產業融合,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樣板,奮力提交亮眼的“榆次成績”,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榆次經驗”,不斷鞏固提升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熱火朝天、大干快上的背后是質效雙升的奮斗熱情。
走進華龍科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現代化蘋果示范基地,只見成排的嫩苗婆娑挺立、新翠欲滴,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正在實施精準灌溉,勾勒出一幅現代農業高效運作的繁忙圖景。
華龍科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永紅介紹,基地以打造高標準、高質量現代化示范園為目標,選用綜合品質高、商品性狀好、口感濃郁芳香、具有優質豐產特性的新一代果品“維納斯黃金”為主打品種,采取矮化密植分枝大苗集成栽培新模式進行規?;N植,可以實現當年建園、兩年掛果、三年畝產2500公斤、四年畝產4000公斤進入盛果期,達到結果早、產量高、收益快的目標。同時,應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新技術,同步進行施肥、灌溉,精準控制不同地塊作物的水肥需求,將灌溉由“灌土壤”變為“澆作物”,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目前,基地已完成第一周期1200畝果苗栽植任務,6月著手實施第二周期的土壤改良、支架系統搭建和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預計明年5月中旬,4000畝現代化蘋果示范基地可打造完成,全面實現果園精準化管理和綠色發展。
蓄勢謀遠,拼的是經濟發展活力。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數據不僅是一份“穩”的答卷,更是一張“進”的藍圖。全市上下奮進發力,以“開門紅”拼“全年紅”,全力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春潮澎湃。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