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5-16
日前,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一季度,我市經濟運行起步有力、開局良好。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1至3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7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3.3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24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24.6億元,增長5.3%。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實施“156”戰略舉措,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生產需求持續增長,發展質效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持續夯實。
農村穩,則天下安。一季度,我市農業生產形勢穩定,畜牧業平穩增長,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加值2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全市豬牛羊禽肉產量6.5萬噸,增長3%。
工業強,則經濟強。一季度,我市工業生產增速加快,特色產業煥發活力,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較前兩月加快1.2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加快7.7個百分點。采礦業、制造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大門類分別增長6.1%、17.4%、4.5%。煤與非煤分別增長5.8%、15.1%。全市33個工業行業中有23個行業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達69.7%,近七成行業呈現增長態勢。全市規上工業碳素、紡機、瑪鋼、液壓、玻璃行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53.4%、37.1%、18.8%、14.7%、11.7%;鑄造和水泥行業由負轉正。
服務業穩,則經濟大盤穩。一季度,我市服務業全面增長,現代服務業漲勢良好,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住宿餐飲業增長8.7%,批發和零售額增長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金融業增長4.7%,房地產業增長0.9%,其他服務業增長5.1%。
投資是經濟運行的重要“晴雨表”。一季度,我市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恢復,重點領域拉動有力,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增速較前兩月加快1.1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加快8.3個百分點。在青銀二廣高速、機場空港配套工程等項目帶動下,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5.4%,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5.3個百分點。在左權乳膠基地、介休焦化技改等項目帶動下,制造業投資增長5.9%,增速較前兩月加快8.7個百分點。
消費是經濟增長最基礎、最穩定、最持久的動力。一季度,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我市的市場銷售回升向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7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較去年全年加快3.4個百分點。從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1億元,增長4.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0.7億元,增長6.5%。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72.9億元,增長5%;餐飲收入18.8億元,增長5.8%。此外,網絡零售較快增長,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增長13.4%,增速快于商品零售。在商品零售中,新能源汽車增長44%,通訊器材類、家具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分別增長18.7%、16%和15.1%。
民生作為發展的“指南針”,是一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季度,我市財政金融保持穩定,持續夯實民生保障。1至3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9.7億元,為年度預算的27.1%,超收3.9億元。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915.4億元,增長4.8%;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345.9億元,增長4.3%。同時,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0元,同比增長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5元,同比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5元,同比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1.2個百分點。消費價格小幅上漲,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
記者 劉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