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元
1998 年春,我從團機關調整到基層任指導員時,發現不少戰士說話地方口音很重,便在連隊開設了一個普通話學習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官兵的普通話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大家讀書、看報的積極性也提高了,連隊十幾平方米的圖書室,已無法滿足官兵的讀書需求。
我開始尋找合適的新圖書室,最終決定將一處廢棄庫房改擴建,又在團政治處和共建單位的大力援助下,配備了必要的桌椅、板凳及書柜,同時開展了“我為連隊捐圖書”活動。官兵捐書熱情很高,有的探親或出差歸來帶幾本書,有的寫信回家,讓家里寄一些舊書過來……一年之后,連隊圖書室的藏書量便突破了2000 冊,種類涵蓋天文地理、自然科學、文學名著等領域。2002 年,我調離連隊時,圖書室藏書已近 5000 冊。
大家的普通話水平已普遍提高,我便將每周二四六晚上的普通話學習時間,調整為官兵閱讀時間。記得當時,連隊有一名山東籍的戰士小李,平時訓練特別刻苦,訓練成績數一數二,可一到讀書時間就犯困。
我找到小李,他皺著眉頭說:“指導員,你讓我一天跑五個 5 公里都行,千萬不要讓我讀書,我坐不住,天生就不是那塊料,讀書也不多……”
“你來部隊是干什么的?”我反問他。
“我爸是退役老兵,他說了,只要身體好,軍事訓練突出,就能保家衛國?!?/p>
“沒有文化的部隊,是打不了仗的,怎么保家衛國?”
“那我該怎么辦?”
“你把短板補齊!”
“可我基礎差,還來得及嗎?”
“只要有信心,辦法總比困難多。”我鼓勵他。
從那以后,小李硬著頭皮坐下來看書學習,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地方,就記錄下來問戰友。一年堅持下來,小李不僅愿意讀書看報了,而且還會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后來,他參加部隊組織的自學考試,取得了中專文憑。
小李的進步也調動了全連讀書的積極性,那段時間,讀書成了連隊一道亮麗的風景。為促進官兵更好地學習,我提倡每個宿舍都購置一本《新華字典》和《成語詞典》,便于隨時解決學習中的疑問。同時,鼓勵大家床頭常備書籍和讀書筆記本,讓閱讀成為常態。我還利用讀書時間,教連隊官兵公文寫作,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會,讓大家有機會分享閱讀與寫作的感悟。
1999 年夏,省軍區領導來連隊檢查工作,了解到我們連隊的讀書活動搞得有聲有色,特意前來觀摩,抽看了幾名戰士的讀書心得。記得小李的讀書心得里,有這樣一段話:“我文化水平不高,當兵也就是想鍛煉鍛煉,將來有個好出路。可遇到了一位好指導員,他不嫌棄我文化低、方言重,不厭其煩地教我讀書,他的熱情和真誠,給了我很大的鼓勵?!?/p>
我擔任指導員的 3 年多時間里,連隊成功推廣了普通話,開展了“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基層全面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被評為“基層全面建設標兵連”“讀書活動先進單位”。
離開之后,我一直和連隊官兵保持聯系。一名陜西籍戰士在多年后給我寫信說:“指導員,如果不是您的幫助和鼓勵,我不會考上軍校,也走不到今天?!?/p>
可我覺得,軍隊是一所大學校,官兵應該在這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將來擁有更廣闊的舞臺和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