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5-07
“現在播種太省事了,不用手動打方向盤,播的種子又直又勻。”近日,在太谷區任村鄉布袋莊村的農田里,一臺裝載北斗輔助控制系統的精量播種機正伴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在田間來回奔忙,將玉米種子和滴灌帶有序鋪設,太谷飛達植保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志鵬望著穿梭作業的智能播種機,難掩興奮。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臺集旋耕、起壟、施肥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播種機,如同裝上“智慧大腦”,駕駛艙內,北斗終端實時接收42顆衛星信號,只需在田地兩頭設定A、B兩點,除調頭外,農機便可自動沿直線行進。
“今天作業了五十多畝地,種出來的玉米行間距一致,鋪設的滴灌帶效果也更好?!?杜志鵬介紹,先進的技術讓播種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
入春以來,降水偏少、氣溫升高。為此,當地大力推廣“干播濕出”等節水技術?!案刹癯黾夹g能將播種、施肥、鋪設滴灌帶同步完成,玉米種子播下后,通過滴灌帶增濕,出苗率更高?!?農技人員解釋,該技術不僅節省時間、人力,還能實現水肥一體化,有效緩解旱情,助力玉米苗茁壯成長。
太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農機服務保障,以機械化、智能化為春耕生產按下“加速鍵”。
記者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