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2-28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藥產業是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市人大代表李冬虹建議,建設中醫藥強市,傳承中醫藥文化,應充分發揮山西省中醫藥歷史文化悠久和中醫藥資源豐富的優勢,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在種植環節,要因地制宜選擇品種。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開展全面的資源普查,明確適宜本地種植的中藥材品種,科學規劃種植區域。同時,建立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引入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從選種、播種、田間管理到采收,都制定嚴格的操作規范,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加強對種植戶的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種植方法,解決病蟲害防治等實際問題。二是做好中藥材加工,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大對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支持企業開展精深加工,開發中藥飲片、提取物、中成藥、保健品等多元化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引導加工企業集中布局,建設中藥材加工園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三是積極拓展市場,并做好品牌建設。一方面,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各類醫藥展會、農產品展銷會,加強與國內外藥企、經銷商的合作,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開展線上銷售,提高市場覆蓋面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藥材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開展中藥材種植、加工、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攻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層次人才,培養本土技術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議政府設立中藥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等。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中藥材產業。
記者 閆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