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2-27
推進農村醫養結合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民革晉中市委會
郭高宏
我市共有337.95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人64.08萬人,已進入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晉中城鄉養老設施網絡日臻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但農村醫養結合的服務設施、專業人才、服務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需進一步加以解決。
為此建議:加快設施建設,升級配套服務;聚力人才引育,夯實發展根基;做好服務銜接,促進產業融合;完善政策體系,引領事業前行,全力推動我市醫養結合服務高質量發展。
“四輪驅動”綜合施策 打造農業低空經濟先行區
市政協委員
胡 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近年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布局并建設“農業低空經濟先行區”,但還存在部門政策迭代優化稍顯緩滯,專技企業業務拓展緩慢,新型職業農民認知不足等問題。
為此建議:堅持政策推動,確保農業低空經濟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協同部門聯動,緊扣各自職能明確分工、凝聚合力;引導企業帶動,聚焦核心環節創新產品、延伸鏈條;注重宣傳發動,鼓勵新型職業農民參訓提能、主動融入,譜寫現代農業新篇章。
擦亮三個手球“國字號”品牌 打造晉中體育強市新名片
市政協委員
梁 勇
手球作為奧運會項目,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力。近年來,我市手球成績顯著,目前,國家手球基地、國家手球城、中國手球學校三個“國字號”項目已落地晉中。擦亮手球“國字號”品牌,打造晉中體育強市新名片,時不我待、任重道遠。
為此建議:精準定位,強化政策扶持;立足長遠,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辦好賽事,助力體育產業發展;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宣傳引導,持續擴大手球在全省、全國的影響力,為晉中體育強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深挖工業旅游價值 打造文旅消費新熱點
民盟晉中市委會
趙風云
工業旅游是傳承工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感受城市品格的重要途徑。我市擁有經緯紡織機械噴絲頭老廠、平遙第一針織廠等多個工業遺址,也擁有吉利汽車、宏藝珠寶產業園等新型工業園區。目前,其資源價值創造初見成效,但在整體統籌規劃、資源價值挖掘等方面還需進一步跟進、跟上。
為此建議: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工業旅游發展新格局;拓展旅游業態,打造工業旅游復合生態;推動深度融合,開啟“工業+旅游”新模式;創新營銷模式,擴大工業旅游品牌影響力。
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 筑牢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屏障
政協介休市委員會
陳志強
市委、市政府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扎實開展環境質量鞏固攻堅行動,大力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但還存在生態治理任重道遠、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等問題。
為此建議:強化規劃引領和機制保障,形成聯防聯控、流域共治和合作保護長效機制;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綜合防護效益;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安全” 推動我市煤礦企業高質量發展
民建晉中市委會
孟桂萍
作為全省重要的煤炭產區,我市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煤炭工業特級安全高效煤礦和智能化開采煤礦數量顯著提高,2024年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97.8%。但是,還面臨著礦山數智化和煤炭保供成本較高、煤礦安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等問題。
為此建議:開展“人工智能+”安全管理提升行動,提高煤礦安全水平和生產效率;推動“人工智能+”安全生產技術創新,推動煤炭開采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強化“人工智能+”安全人才保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煤礦智能化建設。
創新多元化消費模式 開拓我市消費新的增長點
市政協委員
李 興
我市將“提振消費與促進投資協同發力”列為“九個協同發力”的首條重要任務,全市居民消費需求多元化發展,消費層次不斷提升。但是,還存在消費優勢發揮不夠充分,消費需求與市場供給不夠匹配,優質服務理念和良好消費環境營造不夠完善等問題,消費增長仍有較大空間。
為此建議:擴容消費群體,培育消費新業態,充分激發消費潛力;政商同向發力,創優消費環境,共促消費增長;豐富服務供給,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積極引導潛在消費,以消費提升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施人才科技產業聯動 培育壯大我市新質生產力
民進晉中市委會
趙建剛
我市結合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的規劃。但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還面臨著人才、科技、產業聯動不夠充分,創新成果轉化效率較低且投入不足,高校人才資源豐富但留存率較低等問題。
為此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創新投入格局;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加速“四鏈”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激活人才創新動能;加快平臺建設步伐,構建高效創新聯合體;深化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做優做強做大我市 甲醇汽車產業集群
市政協委員
岳 麗
我市圍繞推廣運用甲醇汽車,與吉利集團合作布局建設生產基地,建成以甲醇為主、以“醇+電”“醇+油”為輔的柔性生產線,在全省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鏈條最長、資質最全、產量最大。但目前我市甲醇制備、甲醇加注、醇電汽車三位一體協同發展,醇、車、站、運等一體化建設還需進一步推動,甲醇汽車產業規模還有待擴大,甲醇汽車全產業鏈體系有待健全等。
為此建議:一是強化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二是完善產業鏈與集群配套;三是全力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四是強化甲醇汽車配套建設。
以縣城為重要載體推進新型 城鎮化建設 促進我市城鄉融合發展
農工黨晉中市委會
梁靜瑛
縣城作為城鄉連接的中間環節,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發力點。當前,我市縣城人口集聚進程逐年加快,城鎮人口比重持續上升,縣域城鎮化率達到54.89%,我市城鄉融合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其中,各縣(區、市)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太均衡,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層次依然不夠高,城鄉公共服務融合度和供給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戰略謀劃,做好規劃引領;二是做強縣域經濟,促進城鄉融合;三是持續深化改革,做實政策保障。
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改造 提高我市產業核心競爭力
市政協委員
張文平
我市產業門類齊全,國民經濟41個工業行業中擁有35個,31個制造業行業中占27個。近年來,我市在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要適應新形勢新挑戰,在數字化改造方面還有一些亟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為此建議: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升數據利用水平;支持重點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動智能工廠建設;鼓勵企業自主開發應用系統,用低代碼加快轉型;推進企業人工智能場景應用,適應轉型差異化需求。
真學善用“千萬工程”經驗 以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九三學社晉中市委
趙 宇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真學善用“千萬工程”經驗,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打造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晉中范例”。但目前還存在農文旅發展覆蓋面不夠廣、農產品同質化突出、客源定位不夠精準等問題。
為此建議:一是統籌開發特色村“文”“旅”元素,分類施策,做好提檔升級的融合文章;二是以文化賦能農產品,以旅游帶動農產品銷售,做好農優產品的賦能文章;三是注重游客定位、人才使用、村民培育,做好引客育人的推介文章。
強化核心示范引領 切實發揮 晉中國家農高區輻射帶動作用
市政協委員
谷 靜
晉中國家農高區圍繞有機旱作農業,實施“特”“優”戰略,示范帶動全省有機旱作農業取得積極進展。但目前還存在核心示范引領不夠強勁、保障要素不夠健全、產業集群效應不夠明顯等制約農高區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為此建議: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全國一流農高區;二是健全要素保障,強化高質量發展硬支撐;三是強化示范引領,推動“特”“優”農業擴規增效;四是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提升現代農業品牌影響力。
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晉中市工商聯
張軍凱
近年來,我市把民營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強政策保障,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提質升級。但與此同時,還存在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落細、民營經濟活力與創造力需進一步激發、鏈主企業優勢需進一步凸顯等問題。
為此建議:一是促進政策落實,強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二是提升內驅動力,激活民營經濟主體;三是培育鏈主企業,推動產業補鏈延鏈強鏈。
持續放大“怡然見晉中”形象品牌效應 推動文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市政協委員
郭亞坤
近年來,我市著力打好“文旅牌”,以實施“雙百工程”、實現“雙千目標”為牽引,全力塑造“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文旅品牌矩陣打造初見成效,九大業態群落積厚成勢。但品牌形象的繼續深化,旅游產品的繼續創新,文化資源的繼續整合,營銷渠道的繼續拓寬等都需要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為此建議:一是深化形象品牌,增強品牌獨特性;二是創新文旅產品,滿足多元需求;三是整合文化資源,構建產業生態;四是拓寬營銷渠道,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推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
“小托育”托起“大幸?!?/strong>
市政協委員
侯曉燕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眼“幼有所托”“幼有善育”,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優化托育舉措,著力構建縣縣全覆蓋的公辦綜合托育服務體系。但仍存在普惠占比不高、托位使用不足、專業從業人員偏少等問題。
為此建議:強化投入保障力度,拓寬普惠托育資源,滿足更多家庭“托得起”“托得好”的期待;契合群眾托育需求,探索多元發展模式,提供“更貼心”“更高效”的多元服務體驗;夯實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托育發展后勁,為全市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硬培育”“硬實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