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2-24
備受全市矚目的市兩會召開在即。2月21日,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以來,市人大代表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提出代表建議,大會期間提交的324件代表建議和閉會期間提交的9件直通車建議全部按時辦復。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針對市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議,市人大常委會不斷健全完善代表建議提出、交辦、督辦、承辦、測評工作機制,持續提高建議辦結率、滿意率。
333件代表建議中,市政府共承辦329件(含“建議直通車”交辦的9件)。在這一年時間里,市政府始終把建議辦理工作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常規性的重點任務,采取有力舉措,確保建議辦理工作取得實效。目前,已解決或基本解決的“A類”建議288件、占建議總量87.5%,正在解決或已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B類”建議23件、占建議總量7%。這些建議在助力我市高質量發展、加強市校協同創新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動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民有所呼,政有所為。目前,11件重點督辦建議已全部采納或解決、基本解決,代表的良言良策變成了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招實招。其中,關于加快甲醇汽車全省域推廣應用的建議,市、縣累計兌現甲醇汽車推廣應用獎勵2000余萬元,甲醇重卡“四大工藝”項目成功落地;關于進一步加強市校協同創新的建議,全年開展1005場“博士大講堂”,9.8萬余名高校新生領到秋季開學“大禮包”,21所高校校園及綜合性場館全部向社會開放,打造怡然青年廣場等;關于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建美麗宜居鄉村的建議,全年召開6次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現場會,“百鄉千村”治理行動取得實效,建成34個精品示范村、261個提檔升級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2000人以上建制鎮、519個行政村,年底完成衛生戶廁改造9240戶,垃圾收運體系覆蓋所有鄉鎮,垃圾分類試點覆蓋80%的鄉鎮;關于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的建議,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5戶,總量達108戶,居全省第四;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建議,在全省率先開展高標準農田“規建管運”一體化建設,創新長效管護辦法,推動全市一半的農田變良田,實施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推動小田變大田,農業綜合機械化率和糧食單產均保持全省第一;關于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助推垃圾分類的建議,全市投放智能分類亭26座,市城區升級改造分類投放收集點871處,建成日處理1200噸的焚燒發電廠、日處理60噸的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日處理10噸的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各1座,實現三類垃圾分類運輸,基本構建垃圾分類投放、收運、處理體系;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的建議,2024年完成5583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標,373個農村日間照料中心全部提檔升級,5個城鎮社區幸福養老工程、8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年底全部完工。
記者 閆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