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1-09
氣象萬千
打好“農高牌” 擘畫新藍圖
深冬時節,走進位于太谷區的晉中國家農高區,陽光明媚,廠房林立,大棚次第,明亮壯觀,令人神清氣爽。這里是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承載著為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
晉中國家農高區設施農業示范基地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戰略部署,大力實施“156”戰略舉措,按照市委五屆八次全會安排部署,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書記常書銘“高標準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強化農高區示范帶動,完善特優農業發展促進機制,構建體現晉中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聚焦服務“三農”發展,以實體化運作,完善特優農業發展促進機制,打好“農高牌”。
作為全省唯一現代農業產業維度承接地,晉中國家農高區大力推進創新要素集聚、人才引進培育、農業示范推廣,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
創新驅動,開拓農業新境界
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標桿和窗口,晉中國家農高區深知責任重大,始終堅定地走在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的道路上,扛牢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關鍵要素,加快構建連接緊密、運轉高效的產學研聯合攻關體系,助力農業發展邁向新臺階。
晉中國家農高區圍繞有機旱作農業主題,深入實施“22510”行動計劃。第一個“2”,即整合晉中國家農高區與太谷科創中心兩大國字號金字招牌,“雙擎”合力驅動。第二個“2”,即以科谷大道為軸線建成20公里農業科技示范廊帶;以南山旅游公路為軸線建設40公里農業產業示范廊帶?!?10”,即開展航天育種等十大標桿項目,推進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園區等十大園區建設,搭建有機旱作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十大科研平臺,引進先正達種業等十大種業工程,舉辦2024年鄉村振興(太谷)論壇等十大重要任務“5個十工程”。憑借這一系列舉措,農高區在2019年至2023年的全省農業類開發區綜合考核中連續五年保持優秀,有力推動了農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晉中國家農高區已初步形成肉制品、主食糕品、釀品、功能食品、果品、乳品、藥品、飲品(藥茶)八大產業集群,建成3000畝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園,帶動全市建成29.6萬畝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基地,輻射全省70余個各類基地建設;海玉食品等知名企業入駐食品加工園;區域品牌“晉中國農”和商業品牌“農高晉品”也已完成認證,啟動千噸山西黃小米出口泰國,走向國際市場。
晉中國家農高區智慧農場
科技領航,激發產業新活力
晉中國家農高區核心區在太谷區西南部,北至箕城街,東至108國道,南至南洸村北部,西至北洸村東、曹莊村東。位于北洸村的智慧農場示范基地(京東農場),便是這片區域內以農業科技引領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樹立了典范。
走進智慧農場展廳,兩側各類農產品和副產品琳瑯滿目,觀看完宣傳片后,更讓人深刻感受到農業科技創新與數字化智能農業在此處取得的巨大進步,其在建設管理運營、產業融合發展、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實踐,為農業產業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借鑒樣本。
在寬敞明亮的智慧農場玻璃溫室里,蔬果以別樣的方式在地面和空中生長。上方光照充足,下方管道密布,物聯網智能設備、智能水肥一體機、多介質過濾器等高科技隨處可見,草莓、人參果等長勢喜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智慧農場基地的發展,強調要做強數字化農業,通過建立物聯網、AI、遙感、智能化管控系統等,搭建從種子到筷子全程可視化溯源體系,實現農產品從優地優品到優質優價的全過程管理。同時,要打通種、管、收、儲、運、加、銷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鏈接,構建智慧農業信息化集成示范應用體系,建設數字化賦能農業科學種植平臺,打造精準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山西農谷智慧冷鏈物流園智慧云管理平臺
晉中國家農高區依托巨鑫偉業設施園藝數字農業示范區,開展智能育苗生產管理、病蟲害監測預警、專家遠程服務、自動噴淋微噴系統等技術的應用;依托番茄小鎮全環境智能溫室示范區,開展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無土椰糠栽培技術、滴灌、電子溫室數控系統等技術示范;建設省級智慧化農機綜合示范基地,實現對分散的糧食烘干設備的統一管理和監控。此外,東輝集團年產10萬噸牛肉全產業鏈、南方食品年產10萬噸黑芝麻系列飲品、海玉食品年產5萬噸功能食品等一批農副產品加工項目陸續竣工投產。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晉藥堂中藥材育苗基地、青創園、生物獸藥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園區成型成勢……
在構建立足太谷、覆蓋晉中、輻射山西、影響華北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征程中,晉中國家農高區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打好“農高牌”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引領著農業產業朝著更加高效、智能、綠色的方向穩步前行。
山西農谷智慧冷鏈物流園全自動立體倉庫
激流勇進
食品更新鮮 生活更富足
深冬時節,在晉中國家農高區附近,高樓拔地而起,廠房整齊排列,車輛穿梭如織。
農高區的雙子樓巍然聳立,與其一墻之隔的是山西晉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嶄新時尚的弧形綜合大樓引人注目,現代化冷庫規劃科學,園區內設施完備、秩序井然,贏得了參觀者的由衷稱贊。
該基地是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首批批準建設的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之一。作為其主要承載項目的山西農谷智慧冷鏈物流園項目,2020年被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2021年至2023年連續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工程。
“項目總占地213.11畝,分兩期建設,目標是建設山西省冷鏈物流行業轉型標桿,以智能化冷凍、冷藏中心為依托,農產品全程冷鏈物流為紐帶,將項目打造成為‘立足山西、輻射全國、接軌世界’的現代智慧型冷鏈物流園區?!痹谥腔坌畔⒅行?,副總經理趙云彩指著墻上清晰直觀的規劃圖,言語間滿是自豪。目前,項目一期已正式投入運營,包含5棟單體建筑,冷鏈庫容可達4.5萬托。
走進全自動立體倉庫,庫內采用堆垛機+RGV機器人,實現了人不入倉的自動化管理。貨物分品類進入冷庫,4臺堆垛機自動識別輸送,偌大的冷庫十幾米鋼體貨架,上下貫通,整齊擺放,蔚為壯觀。在庫內穿堂區域,乳制品、速凍食品等食材分門別類,整齊擺放,幾輛叉車來回作業,貨車頻繁進出,忙碌而有序。
據了解,冷鏈倉儲主要服務于蔬果、肉蛋、海鮮水產、速凍食品、真空包裝熟食、冰淇淋、奶制品、快餐原料等民生食品。基地可提供90個就業崗位,并間接帶動數萬人就業,形成農產品流通產業的集聚效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保障食品消費安全,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與消費升級。
展望2025年,該基地將構建起“全鏈條、網絡化、嚴標準、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成為省內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朝著華北地區重要冷鏈物流基地的目標大步邁進。
晉中農高區海玉園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包裝生產線
大家談
創新驅動 產研融合
“你瞧馬路對面的配套住宅,其中有兩棟樓是我們公司的職工宿舍,有兩人和四人間,水電暖齊全,而且在廠里一日三餐都免費,幾乎沒有什么額外的生活開銷……”近日,在晉中國家農高區海玉園食品有限公司園區參觀一圈后,公司辦公室李主任指著園區外的一片樓房向記者介紹道。
海玉園食品有限公司屬于山西海玉食品的全資子公司,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6萬余平方米,主營餅干、糕點、膨化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全力朝著打造中國休閑零食一流品牌的目標邁進。
在嶄新的廠房內,現代化、標準化的自動生產線有 10 余條,還配套了最新的檢驗檢測中心,產品定位為中高端粗糧、雜糧、功能性餅干、糕點和膨化食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健康消費需求。穿戴好工作服進入干凈明亮的車間,只見兩條生產線上剛出爐的缸爐餅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從最初的和面、成型,到烘焙、包裝,各個環節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據悉,海玉園食品產業園完全達產后,年產能將達到 5 萬噸,這將帶動當地種植業、運輸業、服務業等相關行業協同發展,為農高區的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晉農生物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檢驗檢測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主要業務涵蓋動物疾病診斷檢測、食品安全檢測和動物疫苗的研發和生產等領域。公司構建了基因工程蛋白表達、酶聯免疫檢測等5大技術平臺,擁有免疫學類診斷制品和分子生物學類診斷制品等兩大研發體系?!睍x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楊淑逸介紹道。生物獸藥產業園是由晉中國家農高區、太谷國家科創中心、太谷區委區政府聯合山西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共同打造的一家高科技生物獸藥產業集聚區。目前,產業園已經吸引了農大動物診療、晉農生物、鑫開元生物等6家企業、4家研發機構入駐,由山西晉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體運營。一期工程已建成研發、中試及綜合服務大樓和生產廠房,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潔凈實驗室、12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購置了300余臺(套)大型儀器設備用于診斷試劑的研發和中試,并建成了2條GMP生產線;二期的動物疫苗研發和生產項目進入規劃階段。
穿上一次性鞋套走進實驗室,只見各種細分的檢測項目分設在不同的實驗室里。截至目前,晉農生物已開發針對畜禽和寵物診斷檢測試劑盒60余種,可對豬瘟、豬腹瀉以及犬貓傳染病等20余種流行病原開展檢測。其中,牛支原體和豬肺炎支原體檢測試劑盒為國家一類新獸藥。公司產品的開發大大縮短了冷鏈運輸時間成本,提高了疫病防控的時效性,服務范圍覆蓋全省,輻射整個華北地區。
晉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廳
數 讀
2023年,由晉中國家農高區推薦,我省主培的8大類9個品種種子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返回后,經擴繁陸續播種,種業正在加速振興。
2024年,育種成功并開始示范種植的4個谷子新品種,實現麥谷輪作、畝產噸糧新突破,畝產1000公斤。
2024年,晉中國家農高區在新疆推廣10萬畝的玉露香梨標準化示范基地。
當前,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3000畝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園,帶動全市建成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基地29.6萬畝,輻射全省各類基地建設70余個。
文字:周俊芳
攝影:張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