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12-25
韓村航拍 記者 程婧 攝
老人在幸福驛站用餐。(資料圖)
機械化收割。(資料圖)
晉和園肉食加工項目成功落地、韓村寬窄行玉米示范種植項目朝著噸糧田的目標奮進、屯村土地整村托管為農業機械化和規?;洜I帶來新活力……
時值冬日,天寒地凍,但在榆社縣郝北鎮,記者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正悄然改變著很多鄉村的面貌。
今年以來,榆社縣郝北鎮堅決貫徹落實市委“156”戰略舉措,按照縣委、縣政府“12482”工作思路,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全力以赴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效率提升,形成了特色鮮明、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確保農民群眾生活富裕、精神富足。農業現代化的壯麗畫卷,正在郝北鎮廣袤的田野上徐徐展開。
“韓村緊抓縣委‘肉牛倍增計劃’政策機遇,引進山西牧樂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村集體每年按照投資額6%增加投入,20余戶農戶發了‘?!敚煌ㄟ^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太原晉和園肉食加工有限公司,發展肉食加工項目,僅土地租賃一項,村集體每年可增收1.3萬元。晉和園成立掛面廠后,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掙錢養家兩不誤。”郝北鎮韓村黨支部書記常海龍說。
特色養殖是郝北鎮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其中,肉牛養殖規模持續擴大,養殖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新建和改擴建的養殖基地不僅讓閑置圈舍重新煥發生機,還顯著提升了養殖效率和質量。特別是晉和園肉食加工項目的成功落地,為郝北鎮的肉牛產業注入強大動力,使其產業鏈從單一養殖拓展至涵蓋繁育、飼養、屠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村集體收入因此水漲船高,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特色種植同樣是郝北鎮的招牌。有機旱作谷子種植在先進技術的助力下,使谷子的畝產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每畝增收約500元。韓村寬窄行玉米示范種植項目運用“膜側播種 + 滴灌”的技術,使產量向噸糧田靠近。此外,馬鈴薯良種種植在部分村莊落地,其高產量和高收益切實惠及農戶,有效帶動了周邊農戶積極投身農業生產。在“基地+農戶”模式的有力推動下,羊肚菌產業從種植到菌種培育、烘干包裝再到冷鏈物流,全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南屯河”羊肚菌品牌聲名遠揚,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成為郝北鎮特色農業的一張耀眼名片。屯村黨支部領辦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創新,推出土地整村托管模式,為農業機械化和規模化經營帶來新活力。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農村老齡化和土地流轉等難題,實現了農戶收益最大化。
在郝北鎮的發展畫卷中,居家養老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有亮點、見成效。
秉持“政府主導、鄉村落實、社會參與、統籌發展”理念,郝北鎮扎實推進居家養老這一民生實事,全鎮下轄37個行政村,目前已運行32個居家養老服務驛站,覆蓋率達86%,并創造了45個就業崗位,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這些服務驛站宛如溫暖的港灣,守護著全鎮老人。
在推進居家養老工作的過程中,郝北鎮將養老服務驛站管理運行情況納入“星級化”管理考核體系,確保每一個驛站都能規范、有序地為老人服務?!耙淮逡徊摺痹瓌t,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根據各村不同的經濟水平、老年人口數量和具體需求,為每個村量身定制最適宜的養老模式,讓服務更具針對性。
如今,郝北鎮探索出了集體組運、托管養老、家庭互助、送餐服務四種特色模式,讓老人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的便利。同時,推進志愿者服務、庭院經濟補充和手工作業進驛站三項有力舉措,進一步豐富老人的生活。
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鄉村最樸素的向往和追求。今年以來,郝北鎮將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工作的重要內容,加以全面推進。該鎮各村建立了嚴格的保潔制度,深入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水渠溝道等衛生死角,采用人工+機械的方式,對村內生活垃圾、三堆三亂、私搭亂建等問題進行徹底整理、清運、拆除,使各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來,該鎮發動干部群眾800余人(次),出動大型機械30余臺(次),整理三堆三亂40余處、運輸垃圾26噸。
農業更高效、農村更美麗、群眾更幸福,人人向往,村村盼之。依靠耕耘和奮斗,榆社縣郝北鎮人民群眾正在闊步向前奔向美好新生活。
文/記者 閆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