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12-23
山西昕益旺嶺煤業有限公司智能化控制中心。記者 耿新洲 攝
煤焦是靈石縣主要的能源資源和支柱產業。在“雙碳”背景下,“煤炭大縣”要想實現健康發展,必須加快走綠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今年以來,靈石縣堅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以“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著力提升煤礦技術裝備水平,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焦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煤焦產業安全高效發展,實現了煤焦行業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智能引領 打造智慧礦井
一改往日“黑”面孔,工人穿戴整潔便可把煤采,走進靈石縣昕益旺嶺煤業,礦山的智能化改造讓煤礦工人換新顏。
“100108工作面,我是智能化控制中心,現在是否可以遠程遙控開機?”
“工作面一切設備就緒,可以啟動?!?/p>
12月5日,昕益旺嶺煤業智能化控制中心,隨著工作人員按下啟動鍵,在離地面300多米下的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整套綜采機組順利啟動。在中心大屏幕上,井下工作面的割煤、移架、推溜、輸送等作業場景盡收眼底。
昕益旺嶺煤業是我市智能化建設試點礦山,也是靈石縣首家5G+智慧煤礦。
“智能化技術運用后,綜采隊每班人數從20人減少為12人,工人從直接面對高風險的環境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既保障了安全,也提高了生產效率。”昕益旺嶺煤業安全副總工程師李鵬宇介紹,全礦緊緊圍繞采掘設備智能化、系統運行自動化、崗位巡守無人化、設備監控可視化、診斷預警自動化、信息傳輸集成化的“六化”目標,將智慧礦山建設融入礦井生產全過程。
靈石縣能源局煤炭股負責人張琦介紹,智能化不僅是煤炭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靈石縣將持續提升煤礦工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為全縣煤礦安全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在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方面,全縣32座生產礦井已累計建成智能化綜采工作面9處、智能化掘進工作面42處,且全部通過驗收,通過率達100%,智能化工作面建成數量位居全市前列。
推動煤礦由“高危生產”向“本質安全”轉變、由“規模產量”向“質量效益”轉變、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創新”轉變、由“傳統開采”向“智能開采”轉變,靈石縣正以智能開采、系統優化、科技保安為抓手,持續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步伐,推動煤炭工業提質增效。
“綠色”焦化 決勝節能降碳
節能降碳是構建環境友好型與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作為靈石縣三大機焦項目之一,中煤九鑫公司200萬噸/年焦化技術升級改造項目10月底正式通過省、市能源局專家組的節能驗收,標志著全縣焦化行業向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實現節能降碳目標,最關鍵的是設備裝置、工藝技術的全面升級。中煤九鑫公司煉焦車間副主任成棟介紹,公司當前采用的2×70孔6.78m單熱式搗固焦爐爐型,無論高度還是容積,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而焦爐采用的“薄壁式”技術,是焦化行業首家應用的國內專項技術,可大大減少煤氣漏失和爐體散熱,焦爐加熱煤氣自用量也由55%降至42%,年可節約煤氣量1.6億立方米,而且作為年產5萬噸LNG和500萬立方米氫能源項目的原料,每年可創造約5000余萬元效益。此外,全干熄焦裝置以及焦爐上升管余熱回收裝置,將蒸汽產量由原16萬t/a增加到128萬t/a,配套建設2×20MW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年發電量1.9億kW·h,除自用1.6億kW·h外,富余電量還可外送上網,年節約電費9000萬元。同時,富余蒸汽作為洗脫苯、蒸氨、制冷等工序的熱源,還可減少煤氣消耗3630萬立方米。
“技術升級改造提升的是生產效率,更大的意義在于環保。在中煤九鑫公司,廢氣處理已達超低排放指標,處理水回收率達99.3%,高于焦化行業水平8.7個百分點,危廢處理采用焚燒制酸工藝,所生產的98%濃硫酸用作脫氨工序原料,實現了危廢資源的循環利用。”成棟如是說。
多元發展 延伸產業鏈條
立足煤焦資源,推進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是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的必然之路,靈石縣也不例外。今年以來,該縣堅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致力于產業轉型,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思路,統籌做好“煤”與“非煤”兩篇文章,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焦化并舉、上下聯產”,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級次,全力推動中煤化工5萬噸LNG和500萬立方米氫能源項目,努力從“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轉變,實現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
當日,記者來到中煤化工5萬噸LNG和500萬立方米氫能源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各建設單元搭架子、建主體,焊花飛濺、吊車忙碌,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工作,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靈石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東紅介紹,靈石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萬噸LNG和500萬立方米氫能源項目是化工公司為配套中煤九鑫公司年產200萬噸焦化升級改造而建的新能源延鏈項目。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7月建設完成。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對九鑫公司富余焦爐煤氣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清潔利用,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高質量協同發展,預計年均營業收入可達2.3億元,年均利稅近3000萬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基于煤,延伸煤,不止是年產5萬噸LNG和500萬立方米氫能源項目。截至目前,靈石縣綠色焦化基地焦炭產量增長114.2%,其中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的300萬噸/年煤焦化提標升級綜合利用改造項目成為我市焦化規模最大、產業鏈延伸最長的轉型升級項目。而作為煤—焦—化—制造業聯動發展的標志性工程,與宏源富康210萬噸焦化提標改造項目聯動投產的靈石縣鴻銳達健康防護丁腈橡膠手套項目,總投資20億元,投產后將逐步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出口創匯7億美元、納稅4億元,可提供2000余個就業崗位,為全市制造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綠色發展上求突破、在科技創新上謀轉型,靈石縣正努力打造一流煤焦化企業,跑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速度”,在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的道路上張弓滿弦、加速奔跑。
記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