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12-18
圖① :靈石縣靜升鎮靜升村。
圖② :山西天星煤氣化焦化技改升級項目施工現場。
圖③ :靈石縣西許村村民展示采收的蓮藕。
圖④ :靈石縣南關鎮西許村“荷你藕遇”蓮藕套養泥鰍基地。
圖⑤ :靈石縣王家大院景區。
圖⑥ :靈石縣石膏山景區。
圖⑦ :靈石縣清亮林果專業合作社農戶正在采摘成熟的玉露香梨。
氣象萬千
奮勇爭先的靈石,劈波斬浪,千舟競發;矢志發展的靈石,風起帆揚,奮楫前行。
近年來,靈石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156”戰略舉措,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落實市委書記常書銘“謀準方向、定好盤子、做實支撐,因勢利導深化改革創新,久久為功推動由黑變綠,更好發揮經濟大縣的重要支撐作用”的部署要求,打好“五張牌”,踔厲奮發、開拓創新,使縣域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有水平、民生更有質感,不斷開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全力以赴推動轉型發展
靈石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構建具有靈石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經濟總量挺進全省十強,并入圍中部地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近日,記者在靈石縣老牌焦化企業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智能控制室看到,生產現場的所有指標數據、全廠監控畫面都集中顯示在一塊超大屏幕上。工作人員通過智能控制室監測各生產環節的數據與進度,實現了對車間人、機、料、法、環和成本等數據的全方位可視化管控,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爸悄芸刂剖覇雍螅髽I的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15%,設備故障停機率降低了50%,產品裝車效率提升了90%。”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崔建清介紹。
靈石縣礦產資源豐富,含煤面積達86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0%以上,是我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來,該縣不斷探索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煤焦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了靈石縣及晉中市焦化企業的競爭力。目前,2座智能化礦井、6座技改礦井正在加緊建設,新增3座一級標準化礦井,28座生產礦井被評為安全高效礦井,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 85%。
此外,靈石縣還積極培育壯大新型工業。推進甲醇經濟發展,163臺甲醇汽車投入使用,9座甲醇加注站建設完成,形成了756噸的甲醇儲存能力。大力發展鋁工業、腐植酸、碳素等接續替代產業,前三季度,氧化鋁、腐植酸產值分別同比增長28%、7%,非煤工業增加值增長25.5%。大力抓好特色農業發展,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1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持續加快發展文旅產業,堅持拓展全域旅游,注重景區設施完善、業態打造和服務提升,全縣旅游配套服務更加完善。穩步推進靜升古鎮王家大院5A級景區創建,深化“暢游靈石”改革,《與輝同行》晉中行首站走進王家大院,文旅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堅持不懈全面深化改革
靈石縣始終以改革增添動力、以創新激發活力、以環境增強吸引力,持續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優勢、集聚新動能。
全域推行垃圾清潔直運改革。在拓展深化“五域綜合治理”“垃圾不落地”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垃圾清掃、收集、運輸等關鍵環節,不斷優化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面推行“村普掃—定點收—縣直運—資源化處理”全流程管理模式,實現垃圾日產日清、全收集全處置,鄉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多措并舉推動養老服務改革。堅持“尊重群眾、因村制宜”“輕建設、重服務”的原則,全面啟動“百村萬戶”幸福養老工程。當前,2個區域性養老中心正在加緊建設,新建7個日間照料中心、69個幸福小院,初步形成多層級廣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覆蓋老人比例從年初的20%提升至73%,4個偏遠鄉鎮實現全覆蓋。
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按照“整合資源、政企分開”原則,組建縣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對32戶縣屬國有企業進行重組整合,成功實現國有資本統一運營管理。
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改革。持續精簡審批流程,18個事項實現 “一站式服務”。積極推行“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實行承諾制項目2個,出讓標準地4宗322畝,領代辦項目17個。
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
靈石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快補齊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短板,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群眾。
千方百計穩崗就業。用好就業信息平臺和零工市場,推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864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257人。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順利通過評審。高水平承辦第一屆中國城市青少年游泳公開賽、山西省門球錦標賽晉中選拔賽。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各類鄉村群眾文藝活動1112場,送戲下鄉92場。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成“四好農村路”和村道安防工程44.9 公里,對城區14處小游園小綠地進行提檔升級,翠峰公園榮升省級四星級公園,永吉大道獲評省級園林道路,完成15 處農村供水安全養護工程,新建電動汽車充電樁97臺,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64個,扎實推進各項民生實事落地。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城鄉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共同繁榮。統籌實施農村“污水、廁所、垃圾”三大革命,加快補齊水、電、路、暖等基礎設施短板。全面鋪開“十鄉百村”示范創建行動,靜升、蘇溪、崔家溝 3 個精品示范村以及尹方、北王中等24個提檔升級村建設進程加快,靜升、南關兩個示范片區打造初見雛形。
改革潮涌啟新程,奮楫前行正當時。靈石縣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苦干實干,奮力譜寫靈石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激流勇進
鄉村蝶變展新顏
12月10日,記者循著“飯香”走進靈石縣王禹鄉趙家溝村的幸福小院。廚房里,工作人員忙著洗菜、切肉,為午餐做準備。院子里,該鄉文化站工作人員帶著老人們載歌載舞,歡聲一片。在這里,“穩穩的幸福”觸手可及,老人們不僅能品嘗到可口的飯菜,志愿者們還會為他們提供理發、理療等貼心服務,村醫也定期駐點,守護老人們的健康。在靈石縣,這樣的幸福小院共有76個。
在南關鎮西許村“荷你藕遇”蓮藕套養泥鰍基地,采藕工人身著防水服,手持高壓水槍,熟練地在泥塘中探尋,潔白粗壯的蓮藕接連不斷地浮出水面。蓮藕觀光休閑與蓮藕套養泥鰍產業相結合,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群眾增收致富探尋出一條好路子。除此之外,南關鎮的蔬菜大棚、中藥材種植基地、生態魚塘等特色產業也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靜升鎮蘇溪村,這里街道干凈整潔,民居錯落有致,蘇溪古村民宿文旅項目修復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古建匠人根據設計要求開展木工、彩繪、結構修復及建筑改造等工作。蘇溪村充分發揮資壽寺文化資源優勢和毗鄰王家大院的區位優勢,創辦“一分地領養田”項目,以“自種”“托管”兩種模式運行,將一畝二分地劃分成12小塊,作為蘇溪田園生活體驗點,與民宿集群、百姓食園等多項產業融合發展,構建起區域性鄉村旅游綜合體,以人氣帶動新業態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真正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十鄉百村”示范創建行動開展以來,靈石各鄉鎮、各部門立足職能、勇擔使命、突出重點、統籌推進,持續在人居環境整治、示范行動創建、鄉村提升發展等方面協同發力。如今,一個個村莊煥發出勃勃生機,實現了美麗蝶變,奮力打造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靈石樣板。
數 讀
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 項指標無論總量還是增幅均位列全市前三。
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穩步增長,45 項重點工程完成投資30.5 億元,新引進項目4項,協議引資額47億元。
2座智能化礦井、6座技改礦井正在加緊建設,新增一級標準化礦井3座,28座生產礦井被評為安全高效礦井,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85%。
163臺甲醇汽車投入使用,9座甲醇加注站建設完成,形成756噸的甲醇儲存能力。
前三季度,氧化鋁、腐植酸產值分別同比增長28%、7%,非煤工業增加值增長25.5%。
前三季度,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完成5.3億元, 同比增長8.2%。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1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
全面啟動 “百村萬戶”幸福養老工程,2個區域性養老中心正在加緊建設,新建日間照料中心7個、幸福小院69個,初步形成了多層級廣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覆蓋老人比例從年初的 20%提升至73%,4個偏遠鄉鎮實現全覆蓋。
本版文字 毛 靜
本版攝影 程 浩 梁生仁 靈石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