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疾控艾防中心時間:2024-12-11
隨著HIV感染者預期壽命的延長,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嚴重影響HIV感染者的預期壽命與遠期預后,加重了艾滋病的疾病負擔[1]。
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流行情況
1. 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2倍[2]。心肌梗塞的相對風險較一般人群增加20% ~ 100%,即使達到了長期病毒抑制者也如此,女性比男性發生率高。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非AIDS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1]。
2. 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分布因地域而異。與西歐和北美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感染者相對年輕,高血壓較多,吸煙率和高膽固醇血癥發生率較低[3]。研究顯示我國HIV感染者中年齡≥50歲、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CD4+T淋巴細胞計數<200×106/L等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4]。
3. 一項以荷蘭艾滋病治療評估隊列(ATHENA)中10,278名HIV感染者2010年的數據進行模型預測分析顯示:該人群中被診斷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將由2010年的19% 增加到2030年的78%[3,5]。
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影響因素
1. 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激活和炎癥反應導致心肌細胞與血管內皮損傷,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4]。
2. 長期抗病毒治療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雙向作用。某些抗病毒藥物如蛋白酶抑制劑以及阿巴卡韋,可能引起血脂異常、血小板功能及內皮功能障礙等,導致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同時,抗病毒治療也可通過恢復CD4+ T淋巴細胞及減輕免疫炎癥狀態等機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4]。
3. 非HIV特異性機制:吸煙、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和性別等傳統的以及HIV感染者可能伴隨的嗜酒、抑郁癥、丙型肝炎和巨細胞病毒感染等非傳統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都增加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3]。
如何降低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
降低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需要社會和個人共同努力,在HIV感染人群中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對已診斷心血管疾病者需進行醫學干預[3]。
1. 盡早開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早期干預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至關重要,特別是藥物治療。
2. 通過健康宣傳提高HIV感染者和醫護人員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認識。在HIV感染者中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多項研究證實戒煙、運動對控制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有效[2,4]。
3. 《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中明確心血管風險因素的篩查與評估應作為未啟動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者的臨床管理常規。隨訪中也應特別注意評估心血管風險并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6]。
4. 多學科合作進一步探索心血管疾病副作用更低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和提升綜合護理能力,降低相關疾病風險和死亡[2,3]。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潘玲)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艾滋病學組.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血脂綜合管理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內科雜志,2023,62(6):661-672.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30321-00165.
[2]Afolabi JM, Kirabo A. HIV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irc Res. 2024 May 24;134(11):1512-1514. doi: 10.1161/CIRCRESAHA.124.324805. Epub 2024 May 23. PMID: 38781297; PMCID: PMC11132120.
[3]So-Armah K, Benjamin LA, Bloomfield GS, et al. HIV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Lancet HIV. 2020 Apr;7(4):e279-e293.doi:10.1016/S2352-3018(20)30036-9.PMID:32243826;PMCID: PMC9346572.
[4]李小迪,曹瑋,劉正印,等. 長期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J].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22, 40(8):496-504. DOI:10.3760/cma.j.cn311365-20211118-00404.
[5]Smit M, Brinkman K, Geerlings S, et al. Future challenges for clinical care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infected with HIV: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Infect Dis 2015; 15: 810–18.
[6]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J]. 中華內科雜志,2021,60(12):1106-1128.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1006-0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