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衛健委時間:2024-12-10
恐艾人群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類型:
? 焦慮型
主要表現在心理上的情緒緊張和煩躁不安,經常處于高警覺狀態,可能出現坐立不安、唉聲嘆氣、心慌、失眠等癥狀。
? 恐懼型
恐懼艾滋病以及一切與艾滋病有關的東西和場所,一旦接觸到就會出現心慌、出汗、肌肉緊張等癥狀,其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較為明顯。
? 強迫型
表現為極力回避各種有可能被感染的行為和場所,甚至終日閉門不出,出門必戴口罩和手套;一旦接觸了自己認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就會反復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等。
? 疑病型
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即使檢測結果為陰性也不相信。特別是一旦出現發熱、全身無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就認為自己得了艾滋病,極度恐懼,如臨大敵,萬念俱灰。
那么,如何科學脫恐?
① 明確知道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為是不會被傳染的。
② 相信科學,及時檢測。僅憑癥狀無法確定是否感染艾滋病,需要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或核酸檢測來確診。
③ 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
最后提醒一下,當與受感染的伴侶僅發生一次危險行為時感染 HIV 的幾率可能相對較小,但如果重復多次,重復接觸后感染的總體可能性實際上卻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