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疾控艾防中心時間:2024-12-09
由于HIV感染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感染者容易罹患其他疾病,包括癌癥。HIV感染者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要比沒有感染HIV的同齡人高得多,尤其是未經治療或未進行規范治療的HIV感染者[1]。
HIV相關癌癥的類型
在HIV感染者中發病率較高的癌癥被稱為HIV相關癌癥,通常分為兩類 [2]:
1. 艾滋病定義性癌癥(AIDS-Defining Cancers):
包括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宮頸癌。它們之所以被稱為艾滋病定義性癌癥,是因為一旦HIV感染者出現這些腫瘤中的任何一種,就證實他們進入了艾滋病期。
HIV是一種攻擊免疫系統的病毒,從感染HIV到終末期要經歷一個漫長、復雜的病程,分為急性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3]。艾滋病期是HIV感染者病程發展的最終階段,此期除了HIV感染相關癥狀和體征外,還表現為一種或多種機會性感染和艾滋病定義性癌癥,因此被用做艾滋病期的診斷標準[4]。
2. 非艾滋病定義性癌癥(non-AIDS-Defining Cancers)
在HIV感染者中更常見,但并不表明感染者進入了艾滋病期,如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肺癌、肛周腫瘤、頭頸部腫瘤和某些皮膚癌等。
為什么HIV感染者容易罹患某些癌癥?
癌癥的發病原因極為復雜,在HIV感染者中某些癌癥發生率升高主要歸因于以下三個方面[5]:
1.HIV本身的因素:HIV感染損害機體的免疫系統,引起持續的慢性炎癥,可能會增加患某些癌癥的風險。
2. 腫瘤相關病毒感染:HIV感染導致的免疫系統損傷,使得感染者易感染其他病毒,而其中某些病毒感染與癌癥的發生有顯著關系。如人類皰疹病毒8 (HHV-8)與卡波西肉瘤,EB病毒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人乳頭瘤病毒(HPV)與宮頸癌,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與肝癌等。
3.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和飲酒可能與肺癌和肝癌的發生有關,經常日曬的感染者患某些皮膚癌的風險增高等。
影響HIV感染者癌癥風險的因素[4]
抗病毒治療對HIV感染者癌癥風險的影響
隨著抗病毒治療藥物的不斷更新和抗病毒治療的廣泛開展,HIV感染者的無癥狀期顯著延長,艾滋病定義性癌癥的發病率不斷下降。而隨著HIV感染者壽命的延長,非艾滋病定義性癌癥的發病率開始上升。研究人員預測,到2030年,前列腺癌(65歲以上男性發病較多的惡性腫瘤)將成為HIV感染者中最常見的癌癥,其次是肺癌[6]。
HIV感染者如何降低患癌風險
首先,及早開始規范的抗病毒治療。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以將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限以下,不僅能減少對免疫系統的損傷,還能降低其他病毒感染的風險,從而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如不慎感染其他病毒,也應積極治療,清除感染病毒或將病毒感染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次,可以接種相關疫苗。如HPV和HBV疫苗。
再次,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煙草和酒精可顯著降低患病風險。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提高生活質量。
最后,加強癌癥篩查。當今的醫療技術發達,很多癌癥都可以在早期被發現,而早期癌癥被治愈的概率也在不斷提高。早發現,早治療,即便不能治愈,也可以大大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梁華)
參考文獻:
[1] Mathoma A, et al. The Trends and Risk Factors of AIDS-Defining Cancers and Non-AIDS-Defining Cancers in Adults Living with and without HIV: A Narrative Review. J Cancer Epidemiol. 2024 Mar 21;2024:7588928.
[2]HIV and Cance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cancer/risk-prevention/infections/hiv-infection-aids/hiv-aids-and-cancer.html
[3] 《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24版).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24,42(5),257-284.
[4]《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 293—2019).
[5] Odeny TA, et al. Cancer in People with HIV.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24 Sep;38(3):531-557.
[6]Chiao EY et al. The effect of non-AIDS-defining cancers 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Lancet Oncology. June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