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12-06
圖片均為山底鋪村風光
冬日暖陽下的溫家莊,處處皆景致。徜徉于壽陽縣溫家莊鄉的田野小徑,一座座農家小院干凈整潔,盡顯溫馨恬靜的田園風光……
今年以來,溫家莊鄉堅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始終以“為民辦實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鄉村兩級聯動,協調各方力量,再接再厲,擔當作為,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宜居鄉村展新貌
驅車沿216省道前往溫家莊鄉山底鋪村,一幅宜居宜業的鄉村美景緩緩映入眼簾。
村中,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鄉村小路縱橫交錯,灰白相間的房屋錯落有致,農戶門前精心打理的“小菜園”與“小花園”相映成趣,路燈、綠化帶、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田園風光畫卷。
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過程中,山底鋪村以“嚴”字當頭、“干”字為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統籌推進社會治理、經濟發展、環境衛生和文化建設,致力于打造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幸福家園。
在村落打造過程中,山底鋪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美傳承農耕文化,用心用情用功在宜居宜業上尋求創新突破。
通過“鄉黨委發動、村黨支部推動、先進黨員帶動、搭建黨群互動”的“黨建+”工作模式,以及緊密的村企聯動,山底鋪村成功激發了群眾共商共建共享美麗家園的熱情,實現了群眾從“被動參與”到“主動作為”的轉變。
村民李大爺感慨道:“現在村里的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基礎設施完善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吹酱蠹叶挤e極主動參與村里的建設,我心里感到特別欣慰?!?/p>
產業興旺促振興
走進溫家莊鄉富家溝村,良好的人居環境,鱗次櫛比的鋼架大棚,完備的生活設施,鮮明展示出該村以產業興村繪就的“宜業”新圖景。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今年以來,富家溝村緊握黨建引領“金鑰匙”,將加強黨建工作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堅實基石。整村土地進行托管,建成千畝高標準玉米種植示范園;玉露香梨千畝種植園年均產量達到30萬斤,銷售收入達150余萬元;彩椒大棚百畝示范園采用一年三批次高產高效栽培新模式,實現彩椒產出全年無間斷……
近年來,富家溝村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按照“看得見、效益好、可持續、能帶富”標準,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壯大,相關產業帶動本村和周邊村組務工農戶人均年增收2.1萬元,村集體收入超過60萬元,有力推動了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村民高衛東告訴記者:“我沒有來園區務工前,主要靠種地為生,來園區上班后,每個月都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收入增加了,離家還近,心里特別高興?!?/p>
“離家近,還能掙上錢”“以前好多舍不得買的東西現在也敢買了”……在園區務工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表達著心中的喜悅之情。
綠色發展譜新篇
“向綠而行”是未來鄉村發展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推動著鄉村自然資源加快增值。溫家莊鄉程子旺村依托自然資源稟賦,通過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強村、富民、增收,森林鄉村的“和美”氣質撲面而來。
今年以來,程子旺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經村“兩委”決定籌集資金發展苗木綠化產業,縱深推進森林鄉村建設,優化節點設計,提高綠化體量,補充綠化斷檔。在村“兩委”的帶動下,全村黨員群眾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在實踐中體會“綠水青山”的重要性。截至目前,程子旺村主干道綠化2000米,新建小景點4000余平方米,栽植法國梧桐、龍爪槐、金葉榆等各類樹種2000余株。綠色樂章持續奏響,村民在滿眼綠意中享受生態福祉。
提檔升級村、精品示范村、森林鄉村……雖然建設路徑各異,但都展現出各自獨特的魅力,從多個維度共同勾勒出一幅宜居宜業、和諧美麗的鄉村幸福生活畫卷。
溫家莊鄉黨委書記張素梅介紹,該鄉將堅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對標“人人有觸動、戶戶有改觀、村村有變化、點線有貫通、整體有提升、全域有標桿”建設目標,在全面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基礎上,完成12個環境整治村組、4個提檔升級村組、1個精品示范村組的三級整治,同時建設完成程子旺村“森林鄉村”的創建,以及評比表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模范村組、“鄉村振興”優秀個人、“美好農家”三批先進,因地制宜充分彰顯各村特色優勢,突出產業振興,強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以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加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全力描繪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的生動畫卷。
文/記者 武玲芳 圖/記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