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4-12-06
今年以來,榆社縣北寨鄉始終堅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表里同治,形神兼備,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振興發展增添動能。
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引導農民轉變種植觀念。該鄉著力提升糧食單產,在青峪村等3個村采用“一免五增”藝機一體化技術集中連片實施1500畝“噸糧田”示范項目,統一品種、統一除草、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追肥,有效減少農機作業2至3次,每畝節約成本120元。經省農作院專家實地測產,“噸糧田”示范基地平均畝產964.1公斤,是傳統農田畝產的1.22倍,每畝可增收350元左右,實現了降本增效。
科技賦能,為設施蔬菜產業點亮智慧。該鄉發展智慧農業,打造了占地245畝的青峪村智慧農業產業示范園,園區內共有66座大棚,分為三大片區:智能種植區,以探索種植普羅旺斯、草莓番茄等精品西紅柿品種為主 ;“三新”技術示范區,以示范種植茄子、豆角、香瓜、麒麟瓜等設施蔬菜大棚歷史上從未種植成功過的蔬果為主;提升改造區,以試行羊肚菌、西紅柿輪種模式為主。產業示范園為該鄉乃至榆社縣設施蔬菜產業蹚出一條提質增效、科技賦能的新路徑。該園區通過產品銷售、采摘認養、土地流轉和園內務工,實現了村集體、農戶、合作社三方共贏,村集體經濟增收4.2萬元,戶均增收1.4萬元。
緊扣重點,為養殖產業保駕護航。該鄉全面貫徹落實“三個倍增”計劃決策部署,重點打造了白家莊300頭能繁母牛養殖基地,改造升級了牛槽溝300頭育肥牛養殖基地,兩大基地吸收散養殖戶42戶,牛現存欄1654頭,今年年底預計新增700頭,牛存欄可達2354頭?,F有笨雞存欄2萬余只,今年新發展9000只,加快北寨鄉由傳統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進程,為北寨鄉畜牧養殖業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加強規劃,為釀造產業提質增效。該鄉立足“天然泉水河”資源稟賦,圍繞白酒、釀醋2個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加強規劃,挖掘潛力,塑造品牌,改建擴建窯洞式酒窖,新上污水處理設施、全自動生產灌裝線,在產品品質、檢驗檢測、環保安全等方面加大投入,促進釀造企業提質升級。兩大釀造企業帶動全鄉高粱種植面積1000余畝,帶動638戶農戶通過高粱種植、企業務工等方式戶均增收2000元,成為全鄉乃至榆社縣新的特色產業。
整合資源,為新興產業發展塑強引擎。該鄉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從生態治理、美化環境、生態養殖、休閑旅游等四方面著手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依托溝域經濟,植樹造林1700畝,建成園林式的健身公園,發展特色經濟林西梅130棵、桃樹500棵,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有效利用農村庭院和林下資源,創新性采用“村委會+村辦企業+基地+庭院經濟戶”管理模式,帶動198戶農戶利用溝域內荒山荒坡,種植西梅、桃樹等特色經濟林630棵,同步林下生態養殖笨雞2000只,打造“有風景、有特色、有效益”的庭院經濟,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依托交通區位及自然環境優勢,打造共享菜園、認領菜園等特色采摘園各1個。圍繞趙王墓,創新發展“趙王小廚特色農家樂+居家養老”模式,讓市民在尋古訪幽中提升文化品位,讓老人在文化氛圍中享受家的味道,在減輕居家養老驛站運行壓力的同時,有力打造了市民休閑度假勝地。
與此同時,北寨鄉還抓好人居環境建設,健全網格日常清潔、生活垃圾處理等長效機制,對發現“三堆六亂”問題進行“對賬銷號”臺賬化管理,治標與治本同步推進,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長治長清。抓好鄉村治理,促進善治鄉村提升效能。鞏固試點成果,實施居家養老“拓面提質”工程。組建助醫、助行、助潔團隊,為老人及驛站工作人員購買意外保險,開展高標準全面體檢服務,建立健康檔案,開辟居家養老“明地菜園”,讓老年人享受到種菜養花的田園生活。搭建居家養老智慧平臺,強化統一管理,優化居家養老驛站運行、管理、活動方式等,服務全鄉17個行政村60歲以上老年人294人,占全鄉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的30%。加強陣地建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提升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水平。強化黨建統領,提升農村治理效能,以清廉機關和清廉村居為抓手,強化農村治理監督考核,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記者 路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