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11-28
隨著冬季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到來,近日,祁縣昌源河岸河灣村段的灘涂林地上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搬運樹苗、揮鍬鏟土、整壟挖坑,昌源生態園區正在積極開展造林工作。百余棵楊樹在原本空曠的土地上迎風而立,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機。
如今的祁縣昌源生態園,依托千畝楊樹林帶,正大力發展林下產業。園區內已建成200平方米的傳統蔬菜加工車間,開展蔬菜深加工項目。同時,還收集整理不同年代和不同類型的石質雕刻,建設“石頭公園”,并定期組織票友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此外,園區還組織開展“貫中弓?!被顒?,涉及房車營地、林下康養設施建設,以“貫中文化”為主題,帶動河灣村鄉村旅游發展。
祁縣昌源生態園開展植樹造林,僅僅是祁縣大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省定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縣,祁縣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近年來,祁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組,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實現縣、鄉、村多級聯動抓改革??h林業局成立工作專班,抽調專人對全縣集體林權數據再梳理、再核實,為試點工作精準有序開展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同時,祁縣還依托縣域林地資源,科學引導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特色產業。
目前,祁縣昌源生態園正與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天然藥用生物研究院等合作開展楊樹生態林下中藥材種植試驗示范及新品種藥用植物培育和研發等工作。園區以森林康養、林下經濟、文化娛樂、鄉村旅游為宗旨,積極探索生態林業產業化的發展之路。此外,磨支村的全省首家林下蚯蚓生態養殖基地也已初具規模,采用核桃栽培與蚯蚓養殖相結合的模式,形成綠色生態林業產業鏈,發展勢頭良好。
據祁縣林業局副局長馬繼承介紹,林改工作力爭到2024年底基本建立相關制度機制,確保林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
郭堅 尚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