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疾控艾防中心時間:2024-11-26
在抗病毒治療時代,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以使HIV感染者活到接近普通人的預期壽命。因此,疾病負擔是是艾滋病人群重要的綜合測量評估指標,是艾滋病全生命周期效果評估、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
一、 疾病負擔概念與指標
疾病負擔指測量疾病、傷害、早死對社會和國家的健康及經濟影響,疾病負擔分為疾病的健康負擔和經濟負擔,即健康損失和經濟損失的測量。從疾病控制角度,疾病負擔是系統、科學、全面地量化疾病、傷害以及危險因素(包括環境、行為、代謝)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人群(年齡別和性別)中具有可比性的健康損失。其中,健康損失分為早死負擔和傷殘負擔,常見指標有6個: 期望壽命(LE)、健康期望壽命(HALE)、早逝所致壽命損失(YLL)、傷殘所致壽命損失(YLD)、傷殘調整壽命損失年數(DALY)、危險因素歸因疾病負擔(人群歸因分數(PAF)、潛在危害分數(PIF))。
二、艾滋病疾病負擔研究
近年來, 艾滋病疾病負擔研究主要依據申請《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數據庫》開展挖掘性分析。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合作組,199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起,構建了合作共享的《全球疾病負擔數據庫》,涵蓋了204個國家和地區的371種根本死因的疾病和傷害。中國2012年加入了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近年疾病負擔主要研究如下。
1 在全球、區域和國家范圍內, 感染HIV者造成了較大疾病負擔(DALY)
有研究表明: 在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中1990~2019年通過性途徑感染HIV者疾病負擔(DALY)一直在增加,撒哈拉以南非洲HIV者DALY最高。全球老年人艾滋病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 在1990~2019年之間變化率(%)總體上保持穩定, 平均變化率為每年0.97%(95%CI: -0.54%~2.50%); 從地區來看,艾滋病DALY隨著社會人口指數(SDI)增加而下降。
2 隨著防治措施的進展,HIV疾病負擔變化呈現多元化趨勢
2024年5月全球疾病負擔(GBD)疾病和傷害研究合作團隊對1990~2021年204個國家和地區多種疾病全球疾病負擔進行系統研究分析,結果顯示:2010年、2020年、2021年全球HIV/AIDS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未性別年齡標化)分別為6.78×107 (95%UI 6.04×107~7.83×107)、4.23×107 (95%UI3.90×107~4.75×107)、4.03×107 (95%UI 3.72×107~4.48×107),而全球2010~2021年HIV/AIDS年齡標化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變化率(%)下降了47.8%(43.3%~51.7%)。有研究發現存活HIV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問題導致的疾病負擔在不同年齡、性別、傳播途徑方面存在差異。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 豆智慧
晉中市衛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