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11-04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深入推進“雙融雙創”,加快市校協同創新發展,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建設活力晉中、科創晉中。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從推動全市比較優勢轉化的現實路徑、推動經濟加快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推動干部思想解放的有效抓手方面入手,大力實施“156”戰略舉措,充分發揮高校的集聚優勢、創新資源和人才勝勢,做強創新“引擎”,做大創新“載體”,做優創新“生態”,抓重點、通堵點、點亮點,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以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浪潮正在蓬勃興起。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市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文旅融合、傳統產業等主導產業,加強投入,推動關鍵技術攻關。通過實施一系列科技創新項目,在多個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
走進深秋的左權,群峰矗立,層林盡染,畫板前筆走墨飛,壯闊美景躍然紙上。該縣聚焦“文旅+”,在全省率先發展低空經濟,引進深圳億航智能、豐翼科技,大力發展空中交通、空中游覽、空中物流等多元化無人應用場景,在麻田八路軍總部片區布局5架無人駕駛飛行器,在寫生基地布局2架無人送貨機,借力科技手段,“左權寫生”這一新生品牌持續火爆。
以“綠色智能”引領煤炭產業轉型,靈石縣圍繞煤礦綠色安全生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攻關,柏溝煤業充填式開采被列為全市試點,年可減少矸石排放30萬噸;建成2座智慧化、3座一級標準化礦井,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由去年的65%提升至85%;以智能洗選為抓手,深挖主焦煤稀缺優質屬性,71戶洗煤企業實現數字化配煤,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發展勢頭強勁。
和順縣始終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精心繪制“新能源發電及儲能、硅鋼級氧化鎂、光伏玻璃”3條產業鏈圖譜,加快構建體現和順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全縣已擁有風、光、儲新能源項目20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總容量超1690MW,全市領先;全力培育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銀圣科技,特鋼產業鏈不斷延伸;引進總投資38.6億元的玉晶光伏壓延玻璃、圖晟光伏玻璃項目,全力打造山西東部硅砂深加工產業園。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推動《關于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獎補措施(試行)》《晉中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等政策舉措落地落實,建成27個“科創中國”博士創新站,葛昌純院士工作站落戶昔陽、和順“??萍肌毙≡喝脒x “科創中國”山西首家博士站。
聚焦重點產業鏈和專業鎮建設,積極推動企業與高校深化產學研合作,建成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平臺11個;與駐地高校合作共建市級中試基地3家、產業聯盟1個。
謀在新處,干在實處,聚焦關鍵,釋放動能,我市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深化產學研合作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市校協同創新發展是我市用好高校科教資源、深化“雙融雙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實“156”戰略舉措,打好“大學牌”的有力抓手。
該項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科學統籌謀劃,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系統推進落實,有效拓展了市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了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建成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平臺11個,市級創新平臺4個,駐地高校在我市轉化科技成果124項,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今年以來,壽陽縣主動牽手大院大所,積極為校企雙方架橋鋪路、對接需求,圍繞未來新質產業布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15所高等院所開展合作,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20個,達成技術合作協議19項。
平遙牛肉集團、寶聚源與晉中職業技術學院、晉中市職業中專合作,打造平遙牛肉特色產業學院;山西亮宇炭素有限公司與太原科技大學共建“山西高性能石墨陰極技術創新中心”,研發特種陰極石墨系列產品;平遙同妙機車有限公司與太原科技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從人才培養、科技研發、資源共享方面深度合作,共建高端裝備關鍵基礎件及智能制造研究院。
山西丹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發出多種石墨類產品,成為美國環球冶金公司全球石墨方電極唯一穩定供貨商。
榆次海洋液壓有限公司以太原理工大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基礎,依托山西大學城豐富的人才資源、雄厚的科研力量、先進的軟硬件設施等優勢,籌建山西省創新技術中心,為推動該行業深化改革、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聚焦能源革命領域和綠色低碳領域,我市在煤炭安全生產、新能源汽車產業等方面,積極與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能源學院等高校以及企業對接,加快推動能源轉型。用好晉中學院高端液壓件精密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專業科創平臺,綜改區晉中開發區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建高端裝備與低碳技術應用促進中心。目前,壽陽新元公司已經引領中國礦業領域5G技術應用潮流;組織推薦山西能源學院與晉中市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電建市政建設集團北方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申報省工程研究中心。華能左權電廠、山西賽盈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與山西能源學院開展對接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打造儲能示范標桿項目。
以“特”“優”農業為抓手,聚焦種業生產、食品加工、中藥材種植等,晉中國家農高區與山西農業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晉中學院以及企業對接,依托山西農業大學科創資源,成立晉農產業發展研究院。用好晉中國家農高區金字招牌,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種植養殖業、食品加工、種業等特優農業,農高區推薦的 8大類9個品種種子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進行空間誘變實驗,今年4月完成試種;谷子“晉谷21號”上榜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小麥“晉作84號”畝產全省第1、全國第2,為“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貢獻力量,全力打造輻射全省的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我市建成高??蒲衅脚_、科研項目、科技咨詢專家“三大庫”,發出“揭榜掛帥” 榜單項目,組織推薦中央引導地方及省級成果轉化項目12 項,其中與太原理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等合作項目6項,支持引導企業轉化高校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優秀科研成果,申請財政科研經費480萬元,企業配套1320萬元。累計吸納和登記高校與我市企業“五技”合同53項,合同金額2365.29萬元,為9所高校的教師或科研團隊和87家企業搭建溝通合作平臺。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甜型糯高粱黃酒的制作方法”專利在通欣堂公司實現轉化,山西師范大學“微生物肥料”技術及工藝在山西林海腐殖酸科技有限公司實現轉化,晉中學院與海霖醋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富硒醋研發和生產。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晉中緊緊抓住山西大學城這一重要的創新源、活力源、產業源,掀起協同創新發展新篇章,邁出互促共進新步伐。
打造創新驅動平臺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10月16日,“晉創谷·晉中”正式揭牌,標志著我市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更多優質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堅持高位推動,強化頂層設計。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規劃建設“晉創谷·晉中”創新驅動平臺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突破口和著力點,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精心部署實施,勇于探索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作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重要載體,該平臺以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大健康、現代農業三大產業領域為重點,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通過建設“晉創谷·晉中”,我市吸引了大量初創企業、科創團隊和高端人才入駐,形成了集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和應用場景建設為一體的科技創新高地,鼓勵引導更多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做強做優,著力培育更多行業“尖兵”。
截至目前,“晉創谷·晉中”起步區已入駐初創企業43家、科創團隊27個,全時入駐人員849人,區內科創型企業2023年度營業收入達8.97億元。其中,晉中開發區將大學城產業園作為起步區,入駐初創企業39家,全時入駐人員339人;晉中國家農高區將有機旱作農業重點實驗室等十大園區作為起步區,入駐初創企業4家、科創團隊27個,全時入駐人員510人。
未來,“晉創谷·晉中”創新驅動平臺將全力推進創新主體加快集聚、創新能力加速提升、創新成果加力轉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成為創新發展的“主引擎”。
高標準建設“晉創谷·晉中”創新驅動平臺,構建產學研用高效協同、上下游緊密結合的創新聯合體,催生更多契合晉中產業發展需求的創新成果,晉中高質量發展的大幕已經全面拉開,穩健前行,蓄勢未來。
記者 王文安 閆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