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10-12
介子平
秋花慘淡秋草黃,傷悲情調,劃傷心房。
未覺池塘春草,階前梧葉已秋。傷春悲秋,到了一定年紀,不由自主。傷春者,春雨觀花,落花時節又逢君,暮春甫至,林黛玉便“手把花鋤出繡閨”,葬花去了。悲秋者,杜甫感慨“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孟浩然感嘆“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柳永感懷“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范仲淹感念“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悲哉,秋之為氣也。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尤其對于故地重游者,傷春悲秋之外,愴夏哀冬,不也如此。
露水云煙,蟲聲鳥語,季節有序而世事無常。萬物凋零,一派肅殺,難免聯想起老之將至的生命。別人誤會自己,自己也誤會自己,以為多情懷舊,以為善感惆悵,實則皆因當下的窘境。
心中有風,寫出的便是風,心中有光,寫出的即便是風,也滿紙風光?!耙荒旰镁熬氂?,最是橙黃橘綠時”,蘇東坡的豁達,苦難之后。汪曾祺:“我一直都錯怪,是你帶走了一切。其實一切本來就會離開,只有你如約而來。無聊是對欲望的欲望,我的孤獨認識你的孤獨?!睔q歲王孫草,空憐無處期,沒有什么不能放手,也只得放手,一切都被接受,也只得接受。再有個性,所走的路,都由前人筑就,再不情愿,衰老的特征,都是父母曾經的樣子。
蕭蕭風至,孤客先聞,音信千里,難寄悵情。天涼了,發呆時,記得披件外衣。真心相處之人,不會輸給外貌距離、身高年齡,不會輸給流言蜚語、清貧潦倒,只會敗給不珍惜、不信任,敗給不努力、不積累??c裳練裙,亭亭玉立,不施脂粉而風致娟秀,這該是深秋的景致。殘荷寂寥,臨溪流以靜對,凄涼飄零,訪草木以素心,炎夏里張開的毛孔,可幽閉矣。
韶華逝,容顏衰,不必努力即可獲得者,惟有年齡。寒露至,果遲熟,不必努力的結局,大致如此。登高極目,知天地之大,置己蒼茫,知寸身之微,你我不過一片黃葉,隨風漫卷。爾來多不見,此去又何知,世間再無此歲,人人皆過客耳。欲走小留,仍有不舍,掛念的人,牽扯的事,實在太多。
每場不快,似經歷一場落葉的憔悴,卻也在心房里落下一粒堅韌的種子。記憶未滿,尚有空間,記憶里的回回挫折,竟因了這粒種子的支撐,不至絕望。如同照亮一路光明者,只需一豆青燈。